有故事的老家

2022-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听涛改观海了

我们老家是有故事的地方,七十年代,“战山河”时期,在我们村子北山脚下,挖出过齐国的刀币icon,很快就被文物部门收集,据说,我表姥爷那儿藏了一枚,不知真假!

我小时候,随父亲去家西大西洼那块麦田追肥,拣到一块儿唐三彩icon,是一位仕女的头像,栩栩如生,非常漂亮,可惜之后找不到了。

在我们县城西北二十多公里处,有个常路镇icon,估计很多人没听说或者没来过这儿。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地场儿却发生过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管仲脱囚”。

有史记载,周庄王icon十二年(公元前682年),齐襄公因骄奢淫逸、实施暴政被部下杀了,公子纠icon与公子小白争位,公子纠派管仲icon截杀公子小白于夷维(今即墨),管仲箭射小白,公子小白咬舌诈死,抄近路逃回齐国登位,是为齐恒公。公子纠迟了一步,借鲁国icon军队伐齐,兵败!鲁国迫于恒公施压,杀公子纠,引管仲于堂阜,齐恒公重臣鲍叔牙icon力保管仲为相,齐恒公不计前嫌,启用管仲,终成霸业。

“管仲脱囚”也叫做“堂阜脱囚”,堂阜在春秋时期算得上重镇,据考证,具体位置在常路镇北。

齐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icon的封地,姜子牙在立国之初,就制定了“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迅速将齐国从贫弱之邦发展为春秋霸主。由此可见,齐国素来有着经商取利的传统。

我们家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属于齐国的辖区,又有一种说法,是齐、鲁相交的地带。但个人认为,从人文传统上,家乡人更倾向于鲁文化,讲礼仪,重义气,男耕女织,朝出晚息,经商不是太在行。

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携七十二贤,登上了我们家附近的高山,老夫子登高望远,感觉整个鲁国都小了,有典故记载,孔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就是今天的蒙山icon,居县城二十公里外。

这说明,我们家乡处于齐鲁icon地域之交,文化荟萃之地,既有齐文化的血统,又有鲁文化的传承。

2008年秋天,我与大哥谋划在上海创业,为公司取了个名字,叫“齐商”,但没注册下来,后来取谐音“齐赏”,意为“齐合众力,共赏荣光”,一直沿用到现在。

生意做得马马虎虎,勉强糊口而已,有酒喝,有肉吃,小富既足,钱没赚多少,交了一帮朋友。一位供职上海某设计院的前辈,有天晚上,来我家吃韭菜肉馅水饺,边喝黄酒边开玩笑说,我看你哥俩儿,不像是商人,倒像是书生。

大哥比较稳重,读书多,满满的书卷气,誉为书生,或不为过。我性情暴躁;点火就着,口无遮拦、心无城府,李奎、阮小七之流,胸无点墨、一介鲁夫而矣!

近几年,家乡人谋利者见多,显齐人之风,取义者日少,失鲁人之范。不知是好是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