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捡一个好文

散文|西域“出国”记

2022-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嘉禾儿

7月25日,我和妹妹携80岁的老父亲、8岁的外甥女朵儿,自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向若羌县进发。

        沙漠公路

过了尉犁县城,车行几公里,眼前赫然出现两个蓝底白字的路牌,左边是向若羌的G0711高速公路指示牌,右边是至且末的路牌。两条都是新路,去若羌,一路高速,下午即可到达。去且末的沙漠公路,全程三百多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我和妹妹相视一笑,向右转动方向盘,车便驶向了至且末的沙漠公路——是的,我们改道去且末。

沙漠公路界碑 

至且末县的S254沙漠公路,起始段在尉犁县境内。朵儿拿着相机,一边对着公路左边屹立于荒漠中的胡杨“咔咔”拍个不停,一边指着右边喊:“妈妈……姨姨……快看那个……”我看向右边,绿油油的棉花地,长势喜人。被浓密葱郁堆叠包围着的塔里木河自北向南缓缓流去——它流向哪里?大漠腹地。它把温柔伸向倔强,倨傲肆虐……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左手荒漠,右手绿洲,让你臣服于他神秘的塑造力,拜倒在他脚下……

平坦如砥的沙漠公路空无一人。大约半小时,我们便驶至高耸挺立、设施齐全的塔里木公路收费站。车稍减速度,进入ETC收费通道,“滴”的一声,栏杆自动升起,在我们的惊叹调侃中,车又加速前进了。

突然,一辆鸣着长笛的白色警车在我们左前方停下,我们赶紧靠边停下。“美女,你们飞起来了吗?记住,这是沙漠公路!一嘛,放慢速度,全程限速60公里;二嘛,不要留下一点点垃圾。下午4点半才能到达且末县,明白?”交警操一口亲切的新疆普通话,责备中饱含关切。“哦哦,明白明白。”过收费站时我们只顾放飞心情,忽略了旁边交警要求停车的示意,他们一路追来给予温馨提示,让人又紧张又温暖。

也是,只有放慢速度,才能欣赏一路美景。一路前行,视野更加开阔起来。连绵不断的沙丘绵延向远方,大大小小的干枯胡杨矗立在金黄色的沙海中,仿佛在倔强地抗争,又仿佛屹立不倒,与沙丘沙海相互守望。

令人惊叹的是近处:公路两边,二三十米都是为了环境保护、防护风沙的草方格加阻沙障。这种用芦苇、尼龙网建立起来的阻沙体系,是筑路工人用人工方式,一米一米把干芦苇种进干燥的沙土里,再从旁边拉起一道草绿色尼龙人工围墙,既降低风沙对公路的威胁,又延长了沙漠公路的寿命。

阻沙卫士 

朵儿吵着让停车,她想下去玩沙子、捡路边的小石子。一打开车门,热浪滚滚,扑面而来。风很大,努力才能站稳,漫天的细沙微尘包围着身体,吹进头发眼睛嘴巴里……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朵儿蹲在路边,用手捂着眼睛,直喊“妈妈”。我们笑着把孩子抱回车上,继续前行。

  窗外一马平川,远处高耸的金色沙山逶迤连绵,切面处如一面墙,平整陡峭如一刀劈下。车仿佛行走在平坦的古河道上。车尔臣河,这条在沙漠中游走的河流,历史上曾无数次改道,沙漠公路依古河道蜿蜒而行。

人类与自然,谁在改变谁?是和谐共生吧。大自然让这片土地有了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南立,天山北矗,忠诚地守护着它。它是大自然的心脏,静谧、神秘,无人打扰,甚至让人无法靠近、深入,但若深究,必是宝藏。

筑路工人用了五年时间,克服了高温酷暑、无水缺电、无信号等重重困难,在保护湿地、胡杨林等稀缺原始生态的同时,修一条穿越“死亡之海”的坦途。他们在沿线采取“草方格+阻沙障”的防风固沙方式在流沙上修路,使且末至库尔勒的距离缩短了350公里,行车时间也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6小时,把实现“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出入境连起来”的目标更进了一步,对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旅游兴疆和经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昆仑古村

夜宿“天边小镇”且末县,于次日晨曦中出发去昆仑古村。古村位于且末县正南,我们一路驱车行走在喀拉米兰河北岸, 其南可可西里山亘古屹立。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偏僻小村庄,如今被且末县开发成一座旅游小镇。小镇坐落在昆仑山脚下,在巍巍昆仑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宁静。

昆仑古村 

村子不大,村口矗立着许多奇形怪状的长方形立石,仿佛摆着一个不可破解的石头阵。中间有一条新疆特有的用泥巴夯垛砌成的矮城墙,与枝繁叶茂的白杨树形成一条绿色长廊,直通昆仑山脚下。两旁民居都是用木头、泥巴和石头垒成,还有许多废弃的类似羊圈的低矮小屋,没有窗子。村里有民俗馆,里面放着一些游牧农耕时的器具。民俗馆旁边零星散布着几洞“地窝子”,还有新建的简易篝火晚会场地,随处可见的饭馆,供游客休憩的民宿小屋……当地村民新修了木栈道、小木桥,搭起了蒙古包,沿昆仑山雪水汇成的小河两岸做起了生意。且末县城白天热浪滚滚,而这里依山傍水,溪水淙淙,落英缤纷,白天也只有二十六七度,的确是避暑胜地。宁静的环境,原始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民风,让这里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吸引着远方的游客。在山脚下的停车场,我们看到几辆来自青海、江苏、广东的自驾游车辆,他们吃着清炖羊肉,还自己动手学烤新疆羊肉串,这里显然已成了人们到且末旅行的必到之地。

一缕烤馕香味飘来,循味而去,在高大茂密的胡杨树下,一家六口人正在打馕。老奶奶鹤发童颜,盘坐在毡子上,和孩子们说笑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维吾尔族妇女则在馕坑边忙活着。

“老乡,买个馕行吗?”我问。

“不卖不卖——不卖——”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调皮地边挥手边说。

“我们自己家吃的,卖就算了,送你们一个吃可以。不过,还没熟呢,你们得再等几分钟。”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温柔地对我们说道。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于是,一场聊天从友好愉快的气氛中开始。

好一个昆仑古村,景美,人亦美。

朋友说,回县城时可以到一个叫库拉木勒克村的地方看一下——他居然还卖了个关子。

回县城的路上,当库拉木克村的路牌映入眼帘时,我向马路左边望去,一排排淡蓝色的民居静卧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一条条柏油马路干净整洁,一盏盏大红灯笼路灯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明白了,这是昆仑古村村民们的新居。为了保护昆仑古村的原始模样,为了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为了建设更好的人居环境,为了发展旅游再现古村魅力,政府易地搬迁这一波操作,不能不叫人击掌叫好。

回到县城,朋友带我们去看了且末县在1998年成立的全疆第一个县防风治沙工作站。站在观测台上,“矢志不渝、艰苦奋斗、防沙治沙、播绿惠民”十六个醒目的大字矗立在沙海中。一个沙丘,一个沙窝,用长短一致的芦苇段深埋在沙子里,然后固定,形成一个个整齐均匀的草方格。将无数个草方格连接在一起,就是最具成效的田字格治沙法。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绿色正在这里慢慢延伸,在车尔臣河东岸的沙漠上生长起了一条长23.5公里,宽7.5公里,总面积为11万余亩的绿色长城。

2012年,因防风治沙成绩显著,且末县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吃了朋友精心烹饪的川味小炒,我们继续上路。朋友很细心,临行不忘赠送我们且末特产红枣、肉苁蓉。父亲很感慨,不停地念叨说,“四十年前我来过,那时坐汽车,走土路,两天两夜啊……现在国家富了,咱们有钱了……”,对于解放前出生的他,一路走过来看过来,对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最有发言权。

米兰古城

车辆奔驰在崭新宽阔的西和高速公路上,据说西和高速是2022年新开通的全国最美高速公路之一。我告诉朵儿,下一站我们要去楼兰古城和米兰古城。

从若羌去米兰古城大约八十公里。7月27日,阴差阳错中,就只有我们一辆车进入了米兰古城。若在平时,这里几乎没有私自出入的可能,一是为了保护米兰古城遗址,二是为了旅游业更加长远发展——米兰古城目前正在筹备开通区间车,由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统一安排参观旅游,今天我们能获此待遇,真算是幸运之至。

米兰古城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寂寞的地方,却也曾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这天中午,我们冒着44摄氏度高温,徘徊在佛寺、佛塔、烽火台、灌溉渠道、戍堡等遗址中,闻名遐迩的“有翼天使”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在不远的天际……

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贾聚集之所,有繁华的集市,佛寺众多。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客户熙熙、商贾攘攘,人声鼎沸、人语喧闹的市井生活。远望雅丹地貌中的小土堆,仿佛密密匝匝向你走来的古人,要向你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屯边戍国、悲壮惨烈的故事。

两个多小时的盘桓,我们离开了米兰古城。朵儿说,不能在这里留下一点垃圾,否则古人会生气的。她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出了大门,先向右再向左一拐,车便驶入通向二师36团米兰镇的林荫大道。周围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桃园,桃树上硕果累累。这里盛产罗兰蜜桃,皮薄肉厚汁多,果形优美。当地成立了罗兰蜜桃合作社,把米兰桃作为36团的名牌产品推向市场。

一边是默默沉寂的米兰古城,一边是生机盎然的密密桃林;一面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一面拉动消费走向富裕,带领百姓形成绿色环保产业链。这里的人们懂得了保护生态环境,于绿色中保护,绿色中开发,最终走向老百姓最向往的共同富裕生活。这不是一般的进步,是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中国人发展意识的转换提升。

楼兰遗址去不成了,有遗憾,也有欣慰,今天我们强大了,富裕了,才懂得了保护这些遗址的价值,才有了保护它们的能力。历史沧桑,在我们饱受欺凌,流离失所,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哪顾得上管这些。这是仲老师的话,他是甘肃民勤人,专门搞西域文化研究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朵儿很失望。我说,我们去楼兰博物馆吧,那里有你想看的一切。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进博物馆后,东看西看,一路欢欣好奇。楼兰博物馆真是一座宝库,文物丰富,介绍详细明了。历史延续,时代更迭,在这里一目了然。最让人惊叹的是楼兰残纸书法艺术和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我们虽不能还原历史,但这些活化石足以证明古楼兰曾经的繁荣和辉煌的历史。

带不走任何文物,我们买了几个小纪念品,几本书,有奥雷尔·斯坦因的西域游历从书《重返楼兰》,张体先先生的《楼兰通史》等,博物馆里因假期孩子多显得异常热闹,希望孩子多走向博物馆,这是民族的,世界的,沉淀了厚重的历史。

走出楼兰博物馆,漫步若羌县楼兰文化广场,缓缓走过“丝路上的楼兰地图”,“楼兰文化柱”,“世界的楼兰浮雕墙”,“楼兰历史人物雕像”,“楼兰复原佛塔”,“楼兰美女”雕像……他们矗立于若羌这个今天依然是出疆交通要道上的现代化小城,白天,人们来去匆匆,小城内外川流不息,夜晚,这里流光溢彩,热闹时尚,二十一米高的的楼兰美女雕塑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她历尽沧桑,依然楚楚动人,她微笑着,守望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

楼兰美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