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2017-01-14  本文已影响666人  RoFF

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开头就遇到这本好书!
我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够好,但是不知道更好的是什么!
我偶尔也有好的想法,好像是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但是都没有把这些想法实践起来!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也给我的(部分)好想法找到了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将以上这些东西组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把孤立的知识点或几条学习经验简单汇总起来!
所以你能理解我读这本书时候的激动了!

--- 学习(动词)学习(名词),不辜负求知心。

受本书启发,我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最大弱点之一:懒!懒于思考

说明:以下笔记跟原著的章节并非完全一致,因为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内容的


第1章 《开启大门》--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到勇敢面对它们,最后成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找到了很好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


第4章 《组块构建和避免能力错觉》 -- “口默念而心得解”的秘诀

只有用对了学习策略,求知心才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聚精会神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是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记忆痕迹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重点是:

说的好像都是废话?!确实像,但牛人把道理说到底,就是这些。
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这种“视而不见”毛病太多了。

组块 (chunks)是什么?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

要熟练的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只要把一个想法或概念组成组块,就不必纠缠于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了,因为你已经学会了提纲挈领(组块),有它就足够了。

在Android插件化框架中,类加载器、资源管理,就是两个知识组块。这两个组块分别包含了一系列琐碎知识:

TODO:用“知识组块”的原理把插件化框架原理重新组织一下。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纵览全局 - 背景环境 - 组块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 提取关键观念: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 间隔时间:下一次重新开始前的间隔时间才是这件事真正有效的部分;利用重读间隔进行的回想,训练了你的大脑。
  • 别等太久再回想:等很久后再回想,那样你得每次从头开始巩固概念。
  • 写下来:把东西写下来,可以让记忆更久一点。

常练不忘

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

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难点就在于它们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工作完一天觉得很充实,下班后的路上就看看视频放松一下。这可能是错误的做法,回家路上恰好是总结一天工作的最好时间:

春节假期期间,我学了学python爬虫(重点是scrapy),告诉有意无意的去回顾一下爬虫的用法和步骤,发现自己记得很牢靠。我有时候惊讶于宋大侠经常能记住很多技术细节,是不是也是因为他经常做回顾和回想。

到书桌外的世界会议材料:散步的意义

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穿插学习法

本章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仅知道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背景环境)。

过度学习适合考试前突击,穿插学习适合长久记忆的学习。

我想起来,高中和大学考前复习的时候,看一些题目,怎么看怎么觉得解题方法很简单也很顺畅,可是到了考场上再见到这个题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后来,我尝试隔段时间再复习那些题目,倒是能记住解题方法记得时间长一点了,貌似考试的时候还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补充1

万维刚的精英日课中有一篇关于记忆和学习方法的文章,文章中两个关键概念跟本章的内容有想通的地方,整理如下:

Bjork 家的理论说,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

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
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

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大脑自动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不算。那些剩下来的,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下次再见到它,它在你大脑里的存储强度会增强,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见它了,它的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那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现在让你回忆二十年前同学的音容笑貌,你肯定想不起来什么,但是如果你跟她突然见面,俩人一聊天,当初种种就呼啦一下全回来了。记忆一直都存在那里,只是不好提取了。

文章最后,万维刚还以自己在大学时的学习方法为例,说明“慢慢学、时常复习增强提取强度”才是好办法: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度觉得一本书学一个学期实在效率太低了。实际上我用突击的方法学完了好多课程——拿本教材直接读,读完一章就做做习题,然后就读下一章,其实总共用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考试成绩都挺好。

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学法其实是不对的。学得快,忘得也快。应付考试很方便,将来再用到,还得重新找书来看。因为学得太快,这个知识没有更彻底地长在大脑之中——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用这本书的话说,就是存储强度不够高。

从这个角度讲,慢慢学才是好办法。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

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应该随时都有好几本书在读。一本书拿过来读上一章就放下,明天换另一本书读,然后过几天再回到这本书接着读。这样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一下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多干几件事儿和专注干一件事儿的区别:

我们以前说过,工作最强调专注,每次最好只干一件事儿,一个团队最好先彻底干完一个项目再去干别的项目。这是因为不同事情,不同项目之间的转换成本太高。然而如果是想要记住什么东西的话,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记忆。

我想,上边说的“交叉学习”隐含的意思就包括,切换课程时要回顾一下之前学的内容;关于这一点,下一个补充有说明。

补充2

前两天还听过一本书《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关注停顿点。

停顿点是什么?

做完一件事之后停一下, 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这个时间空隙就是停顿点。回想一下刚才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提高,防止自己被工作的惯性带着跑。

案例1:
奥沙利文打台球的时候,他爬下身子瞄一会,如果他觉的自己这一杆不能掌控,没感觉,那他会停下来起身调整一下再去打。

案例2:
从一家公司辞职后,别急着找工作,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想想自己下一步怎么走,自己需要什么能力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清楚了再行动。

刚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没想明白背后的理论,现在想想,停顿点可能就是为了让人“回想”和“增强提取强度”。

补充3

昨天去滑雪,把“画8字”动作学会后再高速下滑就容易了(能更好的控制平衡),就像开车一样,形成了“肌肉记忆”。我突然想到:把滑雪动作做好就是让身体形成肌肉记忆,本书讲的学习方法不就是“神经元记忆”吗?!
本书讲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在说,如何更好、更快、尽量减少阻力的,让大脑形成“神经元记忆”,达到持久记忆知识点、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5章 预防拖延 -- 化“坏”习惯为好帮手

砒霜 vs 拖延症

少量砒霜不会致命、甚至能让人产生对少量砒霜的抵抗力,但是长期来看对人体危害极大。拖延症也是如此。

拖延与不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数学或科学依赖与两个过程:一是短暂的学习期,这是“神经砖块”垒砌的过程;二是学习期之间的间隔,就是“思维水泥”凝固的过程。这样的时间节奏意味着,能否掌控拖延,对数学和科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去做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医学成像研究显示,恐惧数学的人会回避数学,因为仅是想到数学就让他们退缩了。当他们冥思苦想的对付数学时,大脑中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

对于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时间。

这里说的应该是对的,拖延的事正是我们不想直面和处理的,因为想到要做一件事就觉得痛苦,这时候拖延症趁机发作。例如刷水木刷朋友圈等事根本不会拖延。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状。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都会激活大脑的痛觉中枢,所以你就会逃到那些令你感觉开心的事情中去,感觉暂时性的良好心情。

拖延会成瘾,拖延成为习惯,然而积习难改。

我的总结

拖延症的完整“发作周期”

我的问题:

自从意识到以上问题后,我的拖延症有所改善:


第6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习惯 → 组块的形成

神经模型从频繁地练习产生,它们自动连接形成组块,而组块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习惯 → 下意识的动作

你可能想不到,自己受控于习惯性的出窍状态的情况有多么频繁。这就是习惯的关键所在: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这就节省了力气。

要审视自己的习惯。

驾驭习惯,为你所用

关键词:压力点(出窍状态)、反应程序

习惯的四个部分:

信号是让你进入“出窍状态”的触发点,一般有这么几种:地点、时间、感受、对他人的反应和刚刚发生的事。

拖延问题就出在它是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你往往在无意识间就开始了拖延。

反应程序就是你的出窍状态--你的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时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的反应。

这么说吧,你经常会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信号,你的大脑都想自动进入这个反应程序,所以,当这个压力点出现的时候,你就必须主动注意去改变旧习惯了。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

书中小技巧:

王烁在《王烁.大学.问》说了自己的经验,在大脑中制定if ... then ...小程序:

if 
  想刷手机
then 
  打开kindle看书

这些牛人之所以能成为牛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习惯暗合了“学习之道”。

奖励的重要性

习惯之所以能得以继续和发展,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
拖延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因为它会很迅速的奖励你,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

寻找替代方案

为什么要寻找替代方案?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奖励。

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一个小小的自我称赞,就能重启你大脑的重塑过程。这种重塑有时候被称为“习得性勤奋(learned industriousness),她能让你曾经乏味的工作陡然声色”。

怎么寻找替代方案?

有时需要一番调查研究:你为什么要拖延?

我是怎么克服早上的拖延的?

前边说过,我起码克服了早上正式工作前的拖延症:用看书代替刷水木。为什么能成功?我现在看的是《学习之道》。

这应该是典型的“用成就感补偿愉悦感”,真是暗合了书中的说法!巧不巧?!我幸运不幸运?!

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再找其他书来读的时候一定得注意,不能破坏这种成就感:

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改变拖延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你可能发现,工作中一旦遭遇压力,你就会很渴望退回到让你舒适的习惯里。但你对新系统效果的坚信不疑,能帮你渡过难关。

如何巩固信念:

我感觉靠以上两点来巩固信念还是比较困难的。

消除拖延症的一些建议

1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这个对于执行比较难的任务比较有效;专注于结果可能可能带来很大的不安,相反,专注于过程--也就是培养一些习惯,这些习惯能让你动手做一些痛苦而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

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让人开始行动,当然前提是任务很困难、且不得不做!给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幻想自己能在最后五分钟搞定一份很长的报告,活在幻想里会比较轻松。

我自己的感受是,对付这种任务用“番茄工作法”比较好:管它结果如何,先做上25分钟再说。

2 分解工作量、专注而简短的工作

作者推荐“番茄工作法”。
在一个番茄钟内,绝对不允许被打扰,更别提主动分心

分解工作也是项目中的必要环节。

3 在轻微压力下工作

这是回答读者对上一条的疑问:在倒计时状态下工作,究竟好不好。

作者说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能在轻微压力下学习,你就能更轻松对付压力。比如:高尔夫球手平时就在众人面前练球,参加比赛时就不会因为人多而乱了阵脚。

这个不用说,肯定是对的,道理在《反脆弱》里讲得很清楚了。
据说,鲍勃•鲍曼给菲尔普斯制定训练计划时,总会加一些“小意外”,从不让飞鱼在“纯净、无菌”的环境下练习,可能道理也是如此。(《罗辑思维》讲“刻意练习”的时候提到的,我自己没去求证)

我的想法:随时准备“面试”

是不是很像老板经常问的问题?这样做也能防备老板冲过来用一个问题把你文懵逼。我发现宋大侠问问题总能问到关键点上,值得继续向他学习。

在输入法插件化的调研过程中(尤其是关于加载资源文件),我主动多问自己问题,而且有问题就尽量先找到解决方案(因为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引出大的思维漏洞),起码先确定问题是不是严重问题或者先给问题归类;这些做法比以前(以前是懒于问问题,有了问题也不一定积极思考)有所进步,所以后来对插件化技术的理解比较透彻。

4 无视干扰

置身安静的环境中是个好办法。

5 不要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就像不断的揠苗助长。

(先抱怨一下本书的中文本翻译之烂,揠苗助长用在这里合适吗???书中有大量这种问题)

所以我用“打坐”(或者叫冥想,或者叫坐享)来训练自己。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打坐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例如呼吸),但是普通人肯定没法完全集中精力,不小心就走神想到别处了;这时候要轻轻的把断掉走神、把思路拉回来。

你看,这个过程跟学习的时候走神(注意力转移)是不是很像?所以,打坐是练习专注的好方法。以前看到网上说打坐的种种好处,我是不信的,现在我也不全信,但是提高专注力这一条我现在信了。


第7章 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 如何增进专业知识并减轻焦虑

如何搭建强有力的组块

创建一个小组块,可以让你的考试表现更优异,同事做到更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组块是前面第四章讲的概念,这里作者用了穿插学习的方法)

学习数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可是比需要大量死记硬背的科目要容易的多。原因之一:一旦你着手解决某个数学、科学问题,就会发现你能做到的每个步骤,都会指示下一步的进行。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要保证你有这道题的答案,但是不能先看答案。

我对这一条的理解是:练习必须有反馈。

给发散模式流出足够的时间来笑话这个问题

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如果卡住了,那么就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做。

第二天尽快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这时候你可能会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甚至不明白当初为何会卡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部分(这种持续关注难点的做法叫做“刻意练习”)。这样做可能有点疲惫,但是它是高效学习的最重要方面。替代作法是解答一个相似的问题,看能不能轻易解答。

再挑一道重点难题,用之前的方法试一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利用空闲时间回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个人感觉这一条确实很有用。

以上步骤就是帮你建立和强化不断连接在一起的神经元网络,让你的组块更丰富、更强大。其原理就是生成效应,其效果比单纯的重复阅读要好很多。

专注于难点

小提琴演奏家不会把曲子从头到尾练上无数遍,相反,他会集中攻克最难的部分。刻意练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专注于解决最难的部分,提高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提取练习

就是主动回想学习材料,想的次数越多,记得就越深,不会被能力错觉所迷惑。

这两个概念可以对比万维刚将的“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

遭遇瓶颈:突然间你的知识结构就要崩塌

就是学着学着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好像从来没学过一样。作者说这是学习中的“倒退”,是正常现象,因为学习新知识需要时间。

让一切井然有序:梳理你的学习材料

备考的时候把你的问题和答案梳理整齐。手写答案很重要,手写的过程可以增强你对材料的记忆。

测验是一种强效学习经历

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显著的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被称为测试效应,它强化并稳固了大脑中的相关神经模型。


第8章 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 最好用的学习应用和方法

避免拖延的小技巧:

自我验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自我验证就是拿自己做实验。在拖延症这件事儿上:

记录下:

通过记录下这些反应,你可以对自身施加微小压力,来改变自己应对拖延暗示的方式,并逐渐改进工作习惯。例如:个人将每日活动计划详细记录下来,坚持一两个星期,了解自己拖延的症结所在(注意一定要坚持几个星期)。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克制习惯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星期要做的关键任务清单,一周写一次。再细化到每天的任务清单,评估合理的任务量。

没有任务清单 vs 有任务清单

我有工作日志,但是缺乏制定完成时间和再回顾,从本周开始要加上这两点;还要用个本记一下工作时间消化,看看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在什么地方。

早上精力最好的时间要用来做最困难最讨厌的任务,效率会很高。

(本节的后半部分太琐碎了,不花时间整理了)

科技小贴士:最好的用的学习应用和程序

番茄钟
Evernote
各种浏览器插件
等等


第9章 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 你得和拖延症较较劲

长期在“高压区”工作的利弊

突击完成工作的不科学之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数学和科学相关的架构会很慢,因为在吸收这些学科的知识的时候,大脑会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思考中相互交替。尤其在谈到学习数学与科学时,老生常谈的借口是“我在面临截止日期时做的最好”明显是大错特错。

我觉得这里应该强调两点:

后边的文章翻译较烂,就不摘了。

明智的等待

驻足和回顾

跟我从别处搬来的“停顿点”的意思是一样的;做事之前不着急马上着手开始,从宏观上审视一下所做的事,利用这点点时间可以做以下准备:

拖延问答(回答提问)

问题1:太多工作让我几近崩溃,我努力避免去想他们,结果更糟;觉得工作量大到让自己瘫痪时,怎么办?

答:写下三个能在几分钟内完成的“微型任务”,想着只要完成这几个任务就好了。(这也说明分解任务的重要性,让任务分解后容易执行)

问题2:想要改变我的拖延习惯需要多久?

答:大概意思是需要三个月的适应期,让自己接受一套让自己舒服的习惯。

问题3:我的思维很跳跃,注意力容易分散;难道注定要做个拖延症患者吗?

答:当然不是!许多学生都克服了注意力缺陷。介绍了一些小工具和方法:

问题4:你之前提到过克服拖延症要少用意志力,难道不应该是多用意志力增强它吗?

培养意志力和使用意志力都要兼顾到;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自己,每次只能用一件困难的事情来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

没太看懂为啥每次只用一件事来锻炼自己,但是感觉作者说得对。

本章小结

总结了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其它的就不写了,上边(其他章节)基本都说过了。


第18章 释放无限潜力 -- 学习的10个好方法和10个误区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

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1. 自我测试

我的测试方法:

  1. 对问题(知识?)进行组块
    搭建组块 = 理解知识 + 练习解题
    把知识模块化 + 时常复习(提取练习)

  2. 间隔开重复动作
    不要过度练习(对已经熟悉的知识再重复练习),例如把10小时的练习分散到一星期中而不是一天中。

  3.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
    (待补充)

  4. 注意休息
    有一种现象:初次学习概念或遇到问题时,总是难以接受(隔一会儿或者一段时间后好像就突然明白了,这句话是我加的,也是我的感受)。

下边的还是我加的:
初次学习概念时难以接受,这可能是我这种人的特点,对,应该是特点而不是缺点;有些人接受新东西快、理解的快,有些人接受的慢,理解的慢;都没关系,慢慢来,找到自己的方法(经常回想、提取练习,正是方法之一)。

  1.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其实大家都明白: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但是经常忘了运用这个方法。

  2. 专注
    番茄工作法,挺适合我。

  3.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
    在上午最清醒的时间里解决最难的问题。

  4. 心理对照
    用梦想激励自己。也就是望梅止渴、给自己画饼。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重点标记是为了突出重点,但是不能把它不证明你已经掌握了重点。
    我觉得跟第一条是一个意思,主动回想、主动提取才是该做的;不要被“再浏览一遍”或“已经画出了重点”而迷惑自己。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这一条是针对考试的吧?!
    要做到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决问题。

  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万不得已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行动;其实,最后时刻在学习也要有学习策略。

  5. 已经清楚解法,扔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做提倡穿插学习。

  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该换个学习小组了。

  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8.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可以自我解释疑问点,也可以先把问题记下来(怕影响进度),但是唯独不能或略;小问题可能隐藏着大漏洞。

  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的足够深入。

每次受到短信或谈话的影响,你能在学习上投入的脑力都会变得更少。每一次被打断注意力,小小的神经都会被再次连根拔起,无法在闹钟扎根生长。

主动分散注意力(比如忍不住要刷手机)的时候,可以想象成自己要亲手抹掉自己的记忆痕迹、中断自己的神经元连接,多么残忍!!!

  1. 睡眠不足

睡眠中,你的大脑会将解题技巧拼凑在一起,同时它也会对你睡前习得的任何内容进行反复练习。
长时间的疲劳会让毒素在脑中堆积,毒素会破坏神经连接,让你无法用他们快速有效的思考。

想要晚睡的时候,想象一下毒素像僵尸一样吃掉之前积累的神经连接,多么残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