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 作者:Barbara Oakley
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开头就遇到这本好书!
我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够好,但是不知道更好的是什么!
我偶尔也有好的想法,好像是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但是都没有把这些想法实践起来!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也给我的(部分)好想法找到了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将以上这些东西组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把孤立的知识点或几条学习经验简单汇总起来!
所以你能理解我读这本书时候的激动了!
--- 学习(动词)学习(名词),不辜负求知心。
受本书启发,我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最大弱点之一:懒!懒于思考。
说明:以下笔记跟原著的章节并非完全一致,因为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内容的
第1章 《开启大门》--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到勇敢面对它们,最后成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找到了很好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
第4章 《组块构建和避免能力错觉》 -- “口默念而心得解”的秘诀
只有用对了学习策略,求知心才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聚精会神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是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 记忆痕迹(memory trace):大脑的解决特定问题的神经回路。(我自己总结的,书中没有明确定义)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重点是:
- 专注
- 练习
- 重复
说的好像都是废话?!确实像,但牛人把道理说到底,就是这些。
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这种“视而不见”毛病太多了。
组块 (chunks)是什么?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
要熟练的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只要把一个想法或概念组成组块,就不必纠缠于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了,因为你已经学会了提纲挈领(组块),有它就足够了。
在Android插件化框架中,类加载器、资源管理,就是两个知识组块。这两个组块分别包含了一系列琐碎知识:
-
类加载器
Java的双亲委派机制;Android中PathClassLoader和DexClassLoader两个加载器的作用;Android的multi-dex机制。 -
资源管理
Resources类和AssetManager类;Resource类查找资源的原理(R.java/resources.arsc);Resource类管理多个资源目录的方法。 -
host-plugin交互方法:代理类-接口类-实现类方法。
TODO:用“知识组块”的原理把插件化框架原理重新组织一下。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
集中注意力
一句话,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把大脑中不同神经点连接起来。 -
理解
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
理解力就像强力胶,将记忆痕迹粘合在一起。
还要经常回顾知识。 -
获取背景信息,了解如何使用它们
关于这一点,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说的太不清楚了。
我理解的意思是:要把组块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在具体案例中深化对组块的理解。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
什么是能力错觉?
学生以为不断的重复阅读或者记笔记就等于掌握了知识,这是一种错觉。 -
怎么消除能力错觉?
回想;提取练习,试着回想学过的内容 -
提取练习?
学习 → 回想 >>>>(远好于)>>>> 单纯阅读
- 提取关键观念: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 间隔时间:下一次重新开始前的间隔时间才是这件事真正有效的部分;利用重读间隔进行的回想,训练了你的大脑。
- 别等太久再回想:等很久后再回想,那样你得每次从头开始巩固概念。
- 写下来:把东西写下来,可以让记忆更久一点。
常练不忘
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
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难点就在于它们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工作完一天觉得很充实,下班后的路上就看看视频放松一下。这可能是错误的做法,回家路上恰好是总结一天工作的最好时间:
- 想想那个还没解决的奇怪问题,或许能突然想到白天没想到的点(进入发散模式)
- 梳理一下新学到的知识,回想一下怎么用的、原理是什么,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春节假期期间,我学了学python爬虫(重点是scrapy),告诉有意无意的去回顾一下爬虫的用法和步骤,发现自己记得很牢靠。我有时候惊讶于宋大侠经常能记住很多技术细节,是不是也是因为他经常做回顾和回想。
到书桌外的世界会议材料:散步的意义
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穿插学习法
本章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
过度学习
从老师或课本那里学习一种新的解题方法的时候,为了学会这种新技巧,一段时间内你总是倾向于不断的学或练;在完全理解后,仍然是不停的学和练,这称为过度学习。 -
穿插学习
在熟悉一种解题技巧后,刻意做一些完全不同类型的题,然后对比、弄清差异。
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仅知道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背景环境)。
过度学习适合考试前突击,穿插学习适合长久记忆的学习。
我想起来,高中和大学考前复习的时候,看一些题目,怎么看怎么觉得解题方法很简单也很顺畅,可是到了考场上再见到这个题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后来,我尝试隔段时间再复习那些题目,倒是能记住解题方法记得时间长一点了,貌似考试的时候还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补充1
万维刚的精英日课中有一篇关于记忆和学习方法的文章,文章中两个关键概念跟本章的内容有想通的地方,整理如下:
Bjork 家的理论说,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
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
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
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大脑自动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不算。那些剩下来的,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下次再见到它,它在你大脑里的存储强度会增强,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见它了,它的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那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现在让你回忆二十年前同学的音容笑貌,你肯定想不起来什么,但是如果你跟她突然见面,俩人一聊天,当初种种就呼啦一下全回来了。记忆一直都存在那里,只是不好提取了。
文章最后,万维刚还以自己在大学时的学习方法为例,说明“慢慢学、时常复习增强提取强度”才是好办法: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度觉得一本书学一个学期实在效率太低了。实际上我用突击的方法学完了好多课程——拿本教材直接读,读完一章就做做习题,然后就读下一章,其实总共用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考试成绩都挺好。
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学法其实是不对的。学得快,忘得也快。应付考试很方便,将来再用到,还得重新找书来看。因为学得太快,这个知识没有更彻底地长在大脑之中——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用这本书的话说,就是存储强度不够高。
从这个角度讲,慢慢学才是好办法。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
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应该随时都有好几本书在读。一本书拿过来读上一章就放下,明天换另一本书读,然后过几天再回到这本书接着读。这样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一下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多干几件事儿和专注干一件事儿的区别:
我们以前说过,工作最强调专注,每次最好只干一件事儿,一个团队最好先彻底干完一个项目再去干别的项目。这是因为不同事情,不同项目之间的转换成本太高。然而如果是想要记住什么东西的话,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记忆。
我想,上边说的“交叉学习”隐含的意思就包括,切换课程时要回顾一下之前学的内容;关于这一点,下一个补充有说明。
补充2
前两天还听过一本书《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关注停顿点。
停顿点是什么?
做完一件事之后停一下, 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这个时间空隙就是停顿点。回想一下刚才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提高,防止自己被工作的惯性带着跑。
案例1:
奥沙利文打台球的时候,他爬下身子瞄一会,如果他觉的自己这一杆不能掌控,没感觉,那他会停下来起身调整一下再去打。
案例2:
从一家公司辞职后,别急着找工作,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想想自己下一步怎么走,自己需要什么能力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清楚了再行动。
刚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没想明白背后的理论,现在想想,停顿点可能就是为了让人“回想”和“增强提取强度”。
补充3
昨天去滑雪,把“画8字”动作学会后再高速下滑就容易了(能更好的控制平衡),就像开车一样,形成了“肌肉记忆”。我突然想到:把滑雪动作做好就是让身体形成肌肉记忆,本书讲的学习方法不就是“神经元记忆”吗?!
本书讲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在说,如何更好、更快、尽量减少阻力的,让大脑形成“神经元记忆”,达到持久记忆知识点、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5章 预防拖延 -- 化“坏”习惯为好帮手
砒霜 vs 拖延症
少量砒霜不会致命、甚至能让人产生对少量砒霜的抵抗力,但是长期来看对人体危害极大。拖延症也是如此。
拖延与不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数学或科学依赖与两个过程:一是短暂的学习期,这是“神经砖块”垒砌的过程;二是学习期之间的间隔,就是“思维水泥”凝固的过程。这样的时间节奏意味着,能否掌控拖延,对数学和科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去做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医学成像研究显示,恐惧数学的人会回避数学,因为仅是想到数学就让他们退缩了。当他们冥思苦想的对付数学时,大脑中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
对于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时间。
这里说的应该是对的,拖延的事正是我们不想直面和处理的,因为想到要做一件事就觉得痛苦,这时候拖延症趁机发作。例如刷水木刷朋友圈等事根本不会拖延。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状。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都会激活大脑的痛觉中枢,所以你就会逃到那些令你感觉开心的事情中去,感觉暂时性的良好心情。
拖延会成瘾,拖延成为习惯,然而积习难改。
我的总结
拖延症的完整“发作周期”
- 开始工作
- -->感到不安(想到或遇到难题)
- -->短暂的开心(逃避难题去刷手机)
- -->自责(因为难题还是没解决或浪费了时间)
- 循环往复直到习惯了这个过程
我的问题:
- 长期以来我不知道自己的拖延症的毛病,或者知道但是没把他们归为拖延症,所以没去系统的解决这个问题
- 听了罗辑思维讲了拖延症以后,把它归因为人的基因,更给拖延症找了个好借口
- 拖延症,是我工作效率低的三个重要原因之一(另两个是工作方法问题和精力分散)
自从意识到以上问题后,我的拖延症有所改善:
- 早上正式开始工作前不再习惯性的(甚至快变成肌肉动作了:打开浏览器,输入newsmth)刷水木了,而是看一会儿《学习之道》
- 一个番茄钟(25分钟)期间,基本不会像以前一样:遇到难题或者比较麻烦的事情(产生痛苦的感觉)就习惯性的逃到其它容易的事情上(刷水木、打开微信或者小游戏)
第6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习惯 → 组块的形成
神经模型从频繁地练习产生,它们自动连接形成组块,而组块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习惯 → 下意识的动作
你可能想不到,自己受控于习惯性的出窍状态的情况有多么频繁。这就是习惯的关键所在: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这就节省了力气。
要审视自己的习惯。
驾驭习惯,为你所用
关键词:压力点(出窍状态)、反应程序
习惯的四个部分:
- 1 信号
信号是让你进入“出窍状态”的触发点,一般有这么几种:地点、时间、感受、对他人的反应和刚刚发生的事。
- 你是不是经常上网查资料的时候,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跑去看其它网页了?
- 你是不是经常专心思考,但一旦被一条短信打断思路,之后就要花上10分钟才能重新回到专注状态?
拖延问题就出在它是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你往往在无意识间就开始了拖延。
- 2 反应程序
反应程序就是你的出窍状态--你的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时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的反应。
这么说吧,你经常会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信号,你的大脑都想自动进入这个反应程序,所以,当这个压力点出现的时候,你就必须主动注意去改变旧习惯了。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
书中小技巧:
- 上课前把智能手机放在车上,消除干扰。
- 坐在图书馆或家中安静的环境中
- 完成有困难的任务前填饱肚子
王烁在《王烁.大学.问》说了自己的经验,在大脑中制定if ... then ...小程序:
if
想刷手机
then
打开kindle看书
这些牛人之所以能成为牛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习惯暗合了“学习之道”。
- 3 奖励机制
奖励的重要性
习惯之所以能得以继续和发展,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
拖延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因为它会很迅速的奖励你,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
寻找替代方案
为什么要寻找替代方案?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奖励。
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一个小小的自我称赞,就能重启你大脑的重塑过程。这种重塑有时候被称为“习得性勤奋(learned industriousness),她能让你曾经乏味的工作陡然声色”。
怎么寻找替代方案?
有时需要一番调查研究:你为什么要拖延?
- 拖延能带来的愉悦感能不能用情感上的补偿来代替?
- 能不能以那种小有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自豪感来替代?
- 或用一种满足感来替代?
- 你能否在内心打个小赌或是跟自己比赛,然后争取胜利?
- 能否让自己享用一杯咖啡,或去浏览自己最爱的网站?
- 能否奖励自己毫无愧疚的看一晚电影?
我是怎么克服早上的拖延的?
前边说过,我起码克服了早上正式工作前的拖延症:用看书代替刷水木。为什么能成功?我现在看的是《学习之道》。
- 首先,看完一个章节本身就有成就感。每个章节都很短,10~20分钟基本上都能看完。
- 其次,学到知识,例如“如何克服拖延症”,也能带来成就感。
- 再次,(很幸运的)形成了正反馈:
- 了解了如何克服拖延症
- → 克服了一点点拖延症
- → 工作效率提高
- → 有了成就感
- → 更容易克服拖延症
- 看水木(尤其是joke集和房版帖子)成了对认真工作的奖励(一般是番茄钟期间)
这应该是典型的“用成就感补偿愉悦感”,真是暗合了书中的说法!巧不巧?!我幸运不幸运?!
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再找其他书来读的时候一定得注意,不能破坏这种成就感:
- 书(或文章)不能过于复杂,让人失去信心和兴趣
- 书(或文章)主题不能太散,散了容易让人顺到别的地方去,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
要想改正拖延症就得有替代方案
-
要想养成习惯就得有相应的成就感(这一点尤为重要)
-
4 信念
改变拖延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你可能发现,工作中一旦遭遇压力,你就会很渴望退回到让你舒适的习惯里。但你对新系统效果的坚信不疑,能帮你渡过难关。
如何巩固信念:
- 发展一个新“朋友圈”,多跟有同样信念的人在一起,建立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
- 心理对照(mental constrasting)。就是拿你当前的状态跟你期望的状态相对照,激励自己。
我感觉靠以上两点来巩固信念还是比较困难的。
- 第一条的操作性不太高,很多人在一起未必能起到互相鼓励的效果,关键还是能踏踏实实做事儿,不然一个人的行为在集体中容易变味儿。
- 心理对照短期可能有用,长期来看其作用必然逐渐衰减;如果能在大幅衰减前收获实质进步、收获心理优势、形成高效的习惯,那本条建议的效果应该会很好。
- 所以,关键的关键是:收获实质进步、形成高效的习惯。
消除拖延症的一些建议
1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这个对于执行比较难的任务比较有效;专注于结果可能可能带来很大的不安,相反,专注于过程--也就是培养一些习惯,这些习惯能让你动手做一些痛苦而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
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让人开始行动,当然前提是任务很困难、且不得不做!给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幻想自己能在最后五分钟搞定一份很长的报告,活在幻想里会比较轻松。
我自己的感受是,对付这种任务用“番茄工作法”比较好:管它结果如何,先做上25分钟再说。
2 分解工作量、专注而简短的工作
作者推荐“番茄工作法”。
在一个番茄钟内,绝对不允许被打扰,更别提主动分心。
分解工作也是项目中的必要环节。
3 在轻微压力下工作
这是回答读者对上一条的疑问:在倒计时状态下工作,究竟好不好。
作者说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能在轻微压力下学习,你就能更轻松对付压力。比如:高尔夫球手平时就在众人面前练球,参加比赛时就不会因为人多而乱了阵脚。
这个不用说,肯定是对的,道理在《反脆弱》里讲得很清楚了。
据说,鲍勃•鲍曼给菲尔普斯制定训练计划时,总会加一些“小意外”,从不让飞鱼在“纯净、无菌”的环境下练习,可能道理也是如此。(《罗辑思维》讲“刻意练习”的时候提到的,我自己没去求证)
我的想法:随时准备“面试”
- 闲聊时多跟人聊不熟悉的话题。比方说,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同事聊聊他的工作(自己并不熟悉),是不是跟面试很像?面试官冷不丁就问到你不熟悉的东西了
- 多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确定技术方案前)
- 为什么用A方案不用B方案?
- 有没有比A方案更好的?
- 整个方案的关键点在哪里?
- 实施方案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 多长时间能完成?
- 别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跟自己的比优势和劣势分别是啥?
- 等等
是不是很像老板经常问的问题?这样做也能防备老板冲过来用一个问题把你文懵逼。我发现宋大侠问问题总能问到关键点上,值得继续向他学习。
在输入法插件化的调研过程中(尤其是关于加载资源文件),我主动多问自己问题,而且有问题就尽量先找到解决方案(因为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引出大的思维漏洞),起码先确定问题是不是严重问题或者先给问题归类;这些做法比以前(以前是懒于问问题,有了问题也不一定积极思考)有所进步,所以后来对插件化技术的理解比较透彻。
4 无视干扰
置身安静的环境中是个好办法。
5 不要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就像不断的揠苗助长。
- 不断的转移注意力,也意味着你脑中的新观点、新概念没有机会生根发芽。
- 做功课的时候一心多用会让你迅速疲劳。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转移都会消耗能量。
- 一次小的注意力转移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积累起来后让人事倍功半。而且这样也更容易出错。
- 一心多用让思维无法行程充分、丰富的联结,大脑中促成联结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巩固就被拉去做别的事了。
(先抱怨一下本书的中文本翻译之烂,揠苗助长用在这里合适吗???书中有大量这种问题)
所以我用“打坐”(或者叫冥想,或者叫坐享)来训练自己。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打坐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例如呼吸),但是普通人肯定没法完全集中精力,不小心就走神想到别处了;这时候要轻轻的把断掉走神、把思路拉回来。
你看,这个过程跟学习的时候走神(注意力转移)是不是很像?所以,打坐是练习专注的好方法。以前看到网上说打坐的种种好处,我是不信的,现在我也不全信,但是提高专注力这一条我现在信了。
第7章 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 如何增进专业知识并减轻焦虑
如何搭建强有力的组块
创建一个小组块,可以让你的考试表现更优异,同事做到更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组块是前面第四章讲的概念,这里作者用了穿插学习的方法)
学习数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可是比需要大量死记硬背的科目要容易的多。原因之一:一旦你着手解决某个数学、科学问题,就会发现你能做到的每个步骤,都会指示下一步的进行。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 1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点难点题目
要保证你有这道题的答案,但是不能先看答案。
我对这一条的理解是:练习必须有反馈。
-
2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
3 休息一下
给发散模式流出足够的时间来笑话这个问题
- 4 睡眠
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如果卡住了,那么就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做。
- 5 再来一次
第二天尽快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这时候你可能会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甚至不明白当初为何会卡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部分(这种持续关注难点的做法叫做“刻意练习”)。这样做可能有点疲惫,但是它是高效学习的最重要方面。替代作法是解答一个相似的问题,看能不能轻易解答。
- 6 给自己添加新题
再挑一道重点难题,用之前的方法试一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 7 主动重复
利用空闲时间回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个人感觉这一条确实很有用。
以上步骤就是帮你建立和强化不断连接在一起的神经元网络,让你的组块更丰富、更强大。其原理就是生成效应,其效果比单纯的重复阅读要好很多。
专注于难点
小提琴演奏家不会把曲子从头到尾练上无数遍,相反,他会集中攻克最难的部分。刻意练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专注于解决最难的部分,提高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提取练习
就是主动回想学习材料,想的次数越多,记得就越深,不会被能力错觉所迷惑。
这两个概念可以对比万维刚将的“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
遭遇瓶颈:突然间你的知识结构就要崩塌
就是学着学着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好像从来没学过一样。作者说这是学习中的“倒退”,是正常现象,因为学习新知识需要时间。
让一切井然有序:梳理你的学习材料
备考的时候把你的问题和答案梳理整齐。手写答案很重要,手写的过程可以增强你对材料的记忆。
测验是一种强效学习经历
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显著的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被称为测试效应,它强化并稳固了大脑中的相关神经模型。
第8章 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 最好用的学习应用和方法
避免拖延的小技巧:
- 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和学习
- 冥想
能让你对干扰想法视而不见 - 改造(reframe)自己的关注点
关注让自己高兴的东西而非执行的困难,更容易让人开始行动;例如:为了让自己早起,想象早餐的美好而不是起床的痛苦。
鸡汤金句“早晨叫醒你的是梦想而不是闹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关键是关注点在哪里。 - 运用正面思维
负面思维可能让你做无用功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交作业前告诉自己,我还能让这份作业更完美些。“快人”和“慢人”的区别就是,前者能毫不拖沓的负面想法放在一边。
自我验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自我验证就是拿自己做实验。在拖延症这件事儿上:
记录下:
- 自己完不成或者想完成的事儿
- 拖延对你的暗示
- 出窍状态(zombie-mode)(我理解是无意识状态)下的习惯反应是如何应对拖延暗示的
通过记录下这些反应,你可以对自身施加微小压力,来改变自己应对拖延暗示的方式,并逐渐改进工作习惯。例如:个人将每日活动计划详细记录下来,坚持一两个星期,了解自己拖延的症结所在(注意一定要坚持几个星期)。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没有任务清单 vs 有任务清单克制习惯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星期要做的关键任务清单,一周写一次。再细化到每天的任务清单,评估合理的任务量。
我有工作日志,但是缺乏制定完成时间和再回顾,从本周开始要加上这两点;还要用个本记一下工作时间消化,看看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在什么地方。
早上精力最好的时间要用来做最困难最讨厌的任务,效率会很高。
(本节的后半部分太琐碎了,不花时间整理了)
科技小贴士:最好的用的学习应用和程序
番茄钟
Evernote
各种浏览器插件
等等
第9章 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 你得和拖延症较较劲
长期在“高压区”工作的利弊
突击完成工作的不科学之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数学和科学相关的架构会很慢,因为在吸收这些学科的知识的时候,大脑会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思考中相互交替。尤其在谈到学习数学与科学时,老生常谈的借口是“我在面临截止日期时做的最好”明显是大错特错。
我觉得这里应该强调两点:
- 突击完成任务,不利于大多数人对数学和科学形成“记忆痕迹”的习惯
- 突击任务应该是不得已才采取的方法;有充足的时间就不要用它。
后边的文章翻译较烂,就不摘了。
明智的等待
驻足和回顾
跟我从别处搬来的“停顿点”的意思是一样的;做事之前不着急马上着手开始,从宏观上审视一下所做的事,利用这点点时间可以做以下准备:
- 搜索自己的组块资料库,让你的大脑把这个具体的问题跟更宏观的层面联系起来(书中原文)
- 回想一下之前的进度,问题是什么等等(我加的)
拖延问答(回答提问)
问题1:太多工作让我几近崩溃,我努力避免去想他们,结果更糟;觉得工作量大到让自己瘫痪时,怎么办?
答:写下三个能在几分钟内完成的“微型任务”,想着只要完成这几个任务就好了。(这也说明分解任务的重要性,让任务分解后容易执行)
问题2:想要改变我的拖延习惯需要多久?
答:大概意思是需要三个月的适应期,让自己接受一套让自己舒服的习惯。
问题3:我的思维很跳跃,注意力容易分散;难道注定要做个拖延症患者吗?
答:当然不是!许多学生都克服了注意力缺陷。介绍了一些小工具和方法:
- 行程日志
- 挂在门上的白板
- 小计时器
问题4:你之前提到过克服拖延症要少用意志力,难道不应该是多用意志力增强它吗?
培养意志力和使用意志力都要兼顾到;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自己,每次只能用一件困难的事情来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
没太看懂为啥每次只用一件事来锻炼自己,但是感觉作者说得对。
本章小结
总结了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记录行程日志:我的理解是记下自己的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克服拖延的方法;这样方便以后对照,知道那些是有效地,哪些是无效的。
- 细化工作为一系列小挑战。确保得到反馈。(我认为这个很重要,凡是行动都要有反馈和结果)。
其它的就不写了,上边(其他章节)基本都说过了。
第18章 释放无限潜力 -- 学习的10个好方法和10个误区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 运用回想
- 看完一页书后,主动回想主要观点;
- 记住主要观点(能回想起来)之前不要做标记;
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 自我测试
- 随时
- 随地
- 抽认卡是一个好的工具和方法
我的测试方法:
- 多问自己问题。你不问自己问题,是懒于思考,早晚会被别人challenge!
- 主动跟别人讨论(或闲聊)他的专业(我自己不懂或者搞不太清楚的东西),算是对自己的测试。
-
对问题(知识?)进行组块
搭建组块 = 理解知识 + 练习解题
把知识模块化 + 时常复习(提取练习) -
间隔开重复动作
不要过度练习(对已经熟悉的知识再重复练习),例如把10小时的练习分散到一星期中而不是一天中。 -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
(待补充) -
注意休息
有一种现象:初次学习概念或遇到问题时,总是难以接受(隔一会儿或者一段时间后好像就突然明白了,这句话是我加的,也是我的感受)。
下边的还是我加的:
初次学习概念时难以接受,这可能是我这种人的特点,对,应该是特点而不是缺点;有些人接受新东西快、理解的快,有些人接受的慢,理解的慢;都没关系,慢慢来,找到自己的方法(经常回想、提取练习,正是方法之一)。
-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其实大家都明白: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但是经常忘了运用这个方法。 -
专注
番茄工作法,挺适合我。 -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
在上午最清醒的时间里解决最难的问题。 -
心理对照
用梦想激励自己。也就是望梅止渴、给自己画饼。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
被动重复阅读
-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重点标记是为了突出重点,但是不能把它不证明你已经掌握了重点。
我觉得跟第一条是一个意思,主动回想、主动提取才是该做的;不要被“再浏览一遍”或“已经画出了重点”而迷惑自己。 -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这一条是针对考试的吧?!
要做到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决问题。 -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万不得已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行动;其实,最后时刻在学习也要有学习策略。 -
已经清楚解法,扔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做提倡穿插学习。 -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该换个学习小组了。 -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可以自我解释疑问点,也可以先把问题记下来(怕影响进度),但是唯独不能或略;小问题可能隐藏着大漏洞。 -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的足够深入。
每次受到短信或谈话的影响,你能在学习上投入的脑力都会变得更少。每一次被打断注意力,小小的神经都会被再次连根拔起,无法在闹钟扎根生长。
主动分散注意力(比如忍不住要刷手机)的时候,可以想象成自己要亲手抹掉自己的记忆痕迹、中断自己的神经元连接,多么残忍!!!
- 睡眠不足
睡眠中,你的大脑会将解题技巧拼凑在一起,同时它也会对你睡前习得的任何内容进行反复练习。
长时间的疲劳会让毒素在脑中堆积,毒素会破坏神经连接,让你无法用他们快速有效的思考。
想要晚睡的时候,想象一下毒素像僵尸一样吃掉之前积累的神经连接,多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