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3~4岁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做出关键帮助

2022-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鸣育儿学堂

成孩子在3~4岁这个阶段,发展和学习为重点。

因为两岁以后的孩子,慢慢的开始识别和认识事物,对周边的人、物建立起来连接,喜欢跟身边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种彼此之间玩耍的感觉,会给孩子带来兴奋感,进而让孩子会用各种方法,来获得彼此之间的友谊,在争取友谊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

这个时候孩子哭鼻子的次数也会变多,因为我和谁是好朋友,他因为不跟我玩,让我非常的伤心,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我跟他是好朋友?他就不跟我玩呢?

孩子之间有的时候,为了争抢玩具闹得不可开交,家长一个劲的在边上说:“你要分享,你怎么这么自私?你是大哥,为什么不能让着妹妹?”这样的话是不是听着很熟悉?

有一次带儿子在楼下散步,他手里拿着一把玩具枪,看见其他小朋友手里拿着一辆遥控车,儿子非常想玩那辆遥控车,上去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想玩。结果遭到了拒绝,儿子非常的伤心,哭着找我。

我蹲下身子抱抱他,我对他说:“你很想玩那个小朋友手里的遥控车,但是他不给你玩,让你很伤心难过,对吧?”

儿子更加的难过并点头。我继续继续引导:“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办法,让你两能够开心的玩耍,如果他不跟你玩,你可不可以用你手里的玩具枪跟他交换?”在我的鼓励和开导下,儿子的情绪好了很多,最终我带着儿子和小朋友沟通交流,最终成功的交换了玩具。

两个孩子也玩得特别的开心,成为了好朋友。

接着这个事情,我告诉了孩子,什么是分享:分享就是两个好朋友,并且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拿出各自心爱的玩具,互相交换,并且能够玩得开心快乐,彼此之间能够建立友谊的过程。

而有些家长的错误做法就是,通过自己的意愿来代替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不做出分享这样的行为,家长会强行从他手里夺过玩具,给到他弟弟妹妹手中,并且还训斥孩子:“你怎么就不知道分享,怎么这么自私,你如果再这样,我以后就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我也不喜欢你这样的孩子。”

搞得孩子很被动很委屈,又很伤心难过。

在这样的场景和父母的示范下,孩子也学会了分享,觉得分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觉得分享就是抢夺我最喜欢的玩具给别人,所以孩子压根讨厌分享。

有的二胎家庭中,非得让大的让着小的,其实孩子之间的事情他们是可以解决的,大人没必要过多的参与,我们可以正确的引导,而不要强加干涉。

三到四岁的孩子在学习社交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能帮他做点什么呢,其实最重要的是给他提供一个社交的环境,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孩子都有老人带。

一方面老人的精力体力赶不上,总想把孩子圈在封闭的家里,让他老实的呆着。

老人带娃确实很无微不至,生怕饿着冻着,可以说孩子的物质需求,吃喝拉撒睡全部都能够满足。

但有一点,老人毕竟年龄大了,他的精力体力赶不上孩子旺盛的精神头,总想把孩子圈在封闭的家中,让他老实的呆着。这就无法满足孩子的精神和交友需求,时间久了,等过了孩子的交友敏感期,孩子会怕陌生,不想和伙伴玩耍,有的孩子呆习惯,总想宅在家里,也不想出去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也要上幼儿园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会出现分离焦虑症,一般有安全感的或者社交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他的这种焦虑症持续时间,在一个星期或者10天左右,慢慢的会熟悉新的环境,和其他小朋友也能玩到一起,

但由于长期老人带大的孩子,这种焦虑的症状就比较明显,不习惯这样的环境,也怕陌生的伙伴,吃饭也不会吃,自己的情绪事情也不会表达,只知道急得哇哇的哭,大人看了也很心疼。

我儿子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想上学,甚至不愿去学校,走到门口就往车上跑,不愿迈进学校大门,最后让保安扛着进了学校,但他情绪恢复的也很快,就那么一会儿又能跟小朋友玩到一起了。

送孩子上学这样的场景太多了,有的孩子边哭。边说,我不喜欢上学,你是个坏妈妈,你不是个好爸爸。

在锻炼孩子友谊和学习社交能力方面,家长也可以做出表率,主动跟其他小朋友家长打招呼,建立联系,只有家长之间互相熟悉,孩子之间也不会变得陌生。

刚开始给孩子找玩伴的时候,一定要找跟他性格年龄相似的孩子,这样他们更有底气,也更加自信,更容易接纳别人能玩到一起去,让他体验这种交友快乐的感觉很重要。

慢慢的他会爱上交友,等孩子交到一两个朋友以后,就可以邀请更多不同性格的小朋友一起参与玩耍,或者尝试把孩子放在群体环境中,让他和各种各样性格年龄不同的孩子一起玩,不要过分担心孩子被欺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社交能力会更加全面。

现在的我儿子能跟三四年级,甚至十好几岁的大孩子一起玩耍,他们也能聊到一起去,我都很好奇,他们有什么可聊的话题,或者有什么可玩的游戏,但是孩子就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交友方式。

在这里要提醒一点,当孩子在社交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轻易被他们的情绪带入,因为孩子找家长抱怨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寻求安慰的表现,他可能没有过多的诉求,有的时候孩子对事情的描述也不全面,有可能是孩子的沮丧情绪让他伤心难过,但并不一定代表他被欺负了,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家长如果贸然出手干涩,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家长要做的是理解和顾全孩子的情绪感受,帮助孩子分析背后的因果关系,有一次我儿子特别想参加一个集体活动,因为他比较小,其他孩子都觉得他很弱不想带他玩,他有一种被孤立和排斥的感觉。

因为这种排斥和孤立让他很伤心难过,后来我帮儿子分析:因为你现在小,跑起来速度比较慢,力量上也跟不上,可能会吃亏的,你想玩爸爸能理解,我给你找一个跟你力量,身高差不多的小朋友,最终也找到了,儿子开心的玩耍并忘记了伤心难过。

总之在孩子两岁左右开始交朋友,就成了他们探索世界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会追求友谊,并在追求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家长要做的是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找到行为背后的需求,这个时候切记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定义他的人格,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帮助。

等到四五岁以后,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他们和他人的交往逐渐深入。会对他人精神世界更加好奇,产生更多精神方面的需求,甚至会对更高层次的文化产生探索的欲望,在这个时候家长该如何应对正确引导呢,我们下篇文章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