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散文历史有意思

无心插柳的东床快婿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41人  扣玉

      市井小人有市井的快乐,文人雅士有文以载道快乐。很多难忘与隽永就是源于无心插柳,刻意为之,多么美好都略显欠缺。

  比如黄裳曾经回忆,1947年时,他曾给沈从文寄去空白纸笺,请他写字,没想到这考究的纸笺竟令沈从文步履维艰,写出来的字如“墨冻蝇”,沈从文后来干脆又另写一幅寄给黄裳,写字笔是“起码价钱小绿颖笔”,意思是最便宜的毛笔,纸也只是普通公文纸,在上面“胡画”,却“转有妩媚处”。他还回忆,1975年前后,沈从文又寄来一张字,是用明拓帖扉页的衬纸写的,笔也只是七分钱的“学生笔”,黄先生说他这幅字“旧时面目仍在,但平添了如许宛转的姿媚”。所以黄裳先生也说:“好文章、好诗……都是不经意作出来的。”

    爱情尤其是这样,惊鸿一瞥的动心决然不是日久生情的感觉。东晋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名叫郗璇,年方二八,正值豆蔻年华,鉴爱如掌上明珠,要为她寻觅一位如意郎君。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都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于是希望能从中找到理想人选。第二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丞相王导。王导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的府邸。

      王府的子弟听说郡太尉派人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挑选意中人,就个个精心打扮一番,“正襟危坐”起来,希望被挑到。只有一个年轻人,斜倚在东边床上,散开衣襟,若无其事。这个人正是王羲之。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他的两位伯父王导、王敦,分别为东晋宰相和镇东大将军,一文一武,共为东晋的开国功臣,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更是司马睿过江称晋王首创其议的人物,其家族势力的强大由此可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循着唐代刘禹锡这首《乌衣巷》,我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王导的地址一一诗中的“王谢”,分别指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泥水之战的谢安,它们的家,都在秦淮河南岸的乌衣巷。乌衣巷鼎盛繁华,是东晋豪门大族的高档住宅区。朱雀桥上曾有一座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相亲那一天,王羲之看见了一座古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那是蔡邕的墨宝。蔡邕是东汉著名学者、书法家、蔡文姬的父亲,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他的字,“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被认为是“受于神人”,让王義之痴迷不已

    王羲之对书法如此迷恋,自然与父亲的影响关系甚大。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善隶、行书。明宗仪《书史会要》卷三载:“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卫夫人。”王羲之12岁的时候,在父亲枕中发现(笔论)》一书,便出来偷愉看。父亲间:“你为什么要偷走我藏的东西?”之笑而不答。母曰:“他是想了解你的笔法。”父亲看他年少、就说:“等你长大成人,我会教你。”王羲之说:“等到我成人了,就来不及了。”父亲听了大喜,就把《笔论》送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他的书法水平就大有长进。

      那天他看见蔡中郎碑,自然不会放过,几平把相亲的事抛在脑后,突然想起来,才匆匆赶往乌衣巷里的相府,到时,已经浑身汗透,就索性脱去外衣,袒胸露腹,偎在东床上边饮茶,一边想那古碑。

    府管家见他出神的样子,不知所措。他们的目光对视了一下,却没有形成交流,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管家回到都府,对郗太尉做了如实的汇报:“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管家以为第一轮遭到淘汰的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年轻人,没想到都鉴选中的人偏偏是王羲之,“东床快婿”,由此成为美谈,而这样的美谈,也只能出在东晋。

    王羲之的坦胸露腹,是一种别样的风雅,只有那个时代的人体会得到,如今的岳父岳母们,恐怕万难认同。王羲之与郡璇的婚姻,得感谢老丈人都鉴的眼力。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也得益于这段美好的婚姻。王羲之后来在《杂帖》中不无得意地写道:“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已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

    他的七子依次是: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微之、操之、献之。这七个儿子,个个是书法家,宛如北斗七星,让东晋的夜空有了声色。其中凝之、涣之、肃之都参加过兰亭聚会,而徽之、献之的成就尤大。

无心插柳的东床快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