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

2021-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紫竹别苑

      很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有一种眼神叫伤害》,是在看了毕淑敏老师的散文《谁是你最重要的人》写的一篇读后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仅对人而言,动物也会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绪。

        那还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段经历。记得那天是周六,下午因为不上班,和闺密悠闲地骑着自行车逛街,在城郊遇到了一个牧童正赶着几头牛过马路,因为马路很宽,怕遇上车,牧童很着急,想让牛走得更快一些,就用手中的鞭子不断地抽牛屁股,只见头牛扭头看着牧童,那眼神让我特别难忘,那是一种不满,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愤怒,我读懂了它的意思:我又不是不走,干吗抽我?让我特别担心经过这样的鞭打,牧童与老牛如何进行和解。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会用眼神表达一切。

        后来,和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告诉我,牛很通人性,如果去宰牛场,会看到牛的眼泪。虽未亲见,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我们家曾经养过一只花狗,陪伴了我们十几年,几年前莫名其妙地失踪,难过了好些日子,因为太伤心,母亲决定不再养狗。我虽不常回家,花狗能知道我回来,每次我的车一进村,就看到它远远地迎过来,邻居笑着说,我们的花狗认得我的车,我也感到很神奇,每次回来都会摸摸它的头,拍它两下,它会很满足地趴在我身边,感觉特别舒服。后来,二嫂送给母亲一只小猫,特别可爱,我回去的时候总爱抱一下,有一次被花狗看到了,它抬起头,用非常特别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感觉到它对猫的嫉妒和羡慕,我赶紧蹲下身子,拍拍它的头,它才满足地闭上眼睛佯睡,很惬意的样子,然后任意猫在它的身上踩来踩去,并不生气,那一刻让我相信它们有自己的情感。

      猫狗通人性,这是人们的共识。我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记得在原来的单位我曾经收留过一只流浪猫,晚上经常给它送吃的,有时早上上班的时候也给它放一点。起初,它看我眼神中充满敌意,叫声也是那种恐惧的嘶叫,慢慢地,眼神和叫声都变得柔和起来,再后来,看到我来了,它会老远地跑来,蹭我的脚,我怕它野性难训,所以不敢动它,但每天看看它,读一读它可爱的小眼神,成了我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调离单位。交接工作那一天,因为太忙碌,我竟没想到它的存在。直到我要离开,保安大叔发给我一段视频,是猫围着我的车子转了几圈然后离开,大叔说可能猫知道我要离开,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我告别,既让我感动,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离开后,偶尔遇到以前的同事,说起那只猫,说是自我离开,再也没见到,让我的心里惴惴不安,也不知它到底跑到了哪里,这成为我一直的牵挂。

        无论牛还是猫狗,它们在和人类的长期共处中,产生了用语言难以描述的亲近感。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眼神就是它们的语言,只要用心,就能读得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的不错。传说孔门弟子公冶长懂鸟语,为此差一点惹上官司,做人处事童叟无欺,动物也不能欺,不是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