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总能把握住每个时期人们的精神命脉和需求命脉

2025-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夏

香奈儿似乎与战争有着别样的牵连,一战的身影渐远之时,她又迎来了二战。

一战前,香奈儿因独特而简洁的服装和个性声名远播;同样二战前的香奈儿在经历了一段沉默黑暗的岁月之后,亦开创了一段“香奈儿盛世”。

1936年法国工人们掀起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而这一年,香奈儿已经50岁了,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半数时光,处理这样的问题她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工人依照美国的“静坐”模式,占领办公场所和销售场所,将管理人员拒之门外。罢工运动从最初的飞机制造行业逐渐蔓延至香奈儿所在的纺织领域。

彼时,香奈儿正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时装展的服装样式一筹莫展,而她的工人们却在此刻占领了她的公司。

香奈儿在震怒之余,更多的是不解和烦躁。她为女工们的做法感到惊讶,为自己的窘迫处境感到心烦。6月6日,香奈儿从丽兹酒店前往康鹏街,远远地,她就看见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禁止入内”的字样。店铺前都是自己的工人,她们还向摄影师和记者招手。

此后几天,有工人代表到酒店要求见香奈儿,香奈儿的律师和他们进行了交谈,并将工人们的想法告诉了香奈儿:他们要涨薪资,要在年底能够带薪休假。

最开始,香奈儿态度坚决,她认为这些要求简直无理至极,她坚信自己的管理和薪酬没有问题,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

但是事态并不会因此而停息,反而愈演愈烈。不得已,在政府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协议,签订了《马提翁协议》。

1937年,大罢工已然过去,但香奈儿公司的形势仍旧没有好转。在当年的秋季时装展上,香奈儿推出了金丝装饰的晚礼服和褶皱夹克,却被当时艾尔莎打造的性感之风所压制。当时,有杂志还评论道:性吸引是巴黎时装展的首要动机。

对此香奈儿十分不满,并在不同场合给予了反驳。

不过,时装事业上的不顺利并未影响到香奈儿5号的销售量。

1937年,巴黎丽兹酒店内,古老的乌木漆面屏风旁,摄影师弗兰克斯·卡勒为香奈儿拍摄了一组平面广告。她穿着黑色的长礼服,轻轻倚靠着屏风,眼光飘向远方,优雅而高贵。

这次的服装与画面都与香奈儿一直以来的“简约风格”不同,它更侧重华丽与尊贵,与笼罩二战疑云的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组照片后来被刊登在了著名的杂志《时尚芭莎》上,而香奈儿5号也由此进一步打开了知名度。

1939年,二战已箭在弦上,香奈儿的事业却迎来了转机。

巴黎的春季时装展览似乎并未受到局势的影响,在人们的等待和期望中如期进行。或许在这个充满动乱的年代,一场视觉盛宴亦是心灵上的慰藉和短暂解脱。

处于战争阴影下的时装秀展现的该是什么样的风格呢,忧郁、冷静、庄重又或者简约?不,恰恰相反,性感、华丽、浪漫成了主调,设计师们也都不遗余力地塑造着人们心中的乌托邦,呼应着“逃避主义”的主题。

所谓“逃避主义”,即用华美性感、浪漫艳丽的风格来逃避现实的动荡和残酷。时局的不稳定让人们愈发怀念曾经的奢华和富贵,于是,怀旧之风应运而生。

香奈儿一向主张简约和自由,喜欢使用黑白灰的基本色调,在一战时期,香奈儿正是依靠这样的服装得以迅速发展。这一时期,香奈儿的日装依旧保持惯有的风格,但在晚装上有很大的改变。

在春季发布会上,香奈儿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以蓝白红为主的横条晚装,在配色上似乎偏向于乡村风格。香奈儿声称灵感来源于法国国旗。

香奈儿总能把握住每个时期人们的精神命脉和需求命脉。

她的作品在外观上呼应主题,但是在内涵上又超越主题。大战在即,她剑走偏锋,唤起了法国人民心中的爱国情愫。

至此,二战前的香奈儿再次“盛名一时”。

香奈儿是不幸的,她接连遭遇了两次世界性的大战,而这不幸却与香奈儿特立独行的个性产生了化学反应,转而成为香奈儿缔造“盛名”的难得机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