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既然失业了!还反思个毛线
有些中年人失业了,述说从原单位出来的心酸历程。生活本不易,身边的人有加油打气的,但竟然也有让其反思反思的。
这些质疑声,理性客观地评价人和事,而自认为的公正,对他们而言,无非是再一次的伤害。
40岁已经失业了,还反思个毛线。
1.质疑一,为什么人家成功转型管理,你没转成管理?
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管理者,一家公司顶多百分之五的高管吧,位置就这么几个,比例非常低。
有些高层的位置早就被“三姑六婆,老婆孩子”内定。这也是人之常情,举贤不避亲,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对你而言,成为管理者比例就更低了。
普通打工者很难上去,而美其名曰的中层管理者,貌似光鲜,本质上也是基层,也是随时能裁的。
当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更有可能先开刀,因为这波人年龄较大,待遇高,事情又相对较少。企业要发展,养这么多发号施令的干嘛,还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人干活,所以这一刀砍向谁指不定。
其次每个人要面对现实,自己是不是做管理的料。
西天取经路上,唐僧负责管理,孙悟空打妖怪,猪八戒活跃气氛,沙和尚挑行李。
各司其职,哪怕做个“沙和尚挑行李”也很好啊。师傅做决策责任大,大哥打架危险多,二哥想段子抖包袱并不轻松。我反正有力气,挑担子就当锻炼身体呗。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领导气质,讲起话来绘声绘色,别人听得津津有味。笔者楼底下有个老太太,没读过书,聊的事情都是张家长李家短,小区里面一圈粉丝,就喜欢和她唠嗑。
每个人都有擅长领域,有些地方并不属于我的范围,不必挤破脑袋硬去挤。
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觉得赚钱太容易了。可是有些人从商一辈子,很辛苦,就是赚不到钱。
所以不适合做管理,不必全盘否定,更不要认为自己不行,术业有专攻,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甚至还有些人不喜欢做管理。比如庄子,他就是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我宁愿做一只在泥塘中打滚的乌龟,也不愿意做庙堂上供奉着的龟甲。老人家拒绝楚王,我才不要做官。
西方哲学家伊壁鸠鲁,也不喜欢做管理,他认为:人应该避开政治。
做官太累了,勾心斗角,消耗能量,我才不愿意干。
没转型管理就没转型管理,人人都还想做皇帝呢,可能吗。
2.质疑二:为什么别人有人帮忙,你没人帮忙?
首先你认识的人,大部分也是基层,也是人微言轻。
企业中,除了高管说句话一路绿灯。其他职员走关系,只能老老实实地按流程走。
几轮面试都过了,某人一票否决,没戏了;或者岗位开通期到了,只是因为时间点不对,不好意思没通过。这忙很难帮上,你的圈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你认识很多人,自我感觉混得热火朝天,毕竟人家不是你娘舅。
大部分也就应付一下你而已,帮你内推网站“上传一下你的简历”,两分钟搞定。
也不会帮你问哪个是面试官,去打声招呼。
这样的帮忙无非是走个过场。通知你一下,我投过了,并且告知结果是没通过。好了,也算帮过了。
说白了这种帮忙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关系,自己“BOSS直聘,前程无忧”去投简历也是一样的。
最后,即使认识高管,人家更乐意把时间花在经营他的圈子里,除非等价交货,不帮你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合情合理”。
不过和你吃过几次饭,知道你的名字,朋友圈偶尔点几个赞,碰到点头微笑下。那又怎样?
毕竟每个人都不是活菩萨,高管忙得很,今年一个亿的小目标还没实现,因为认识你就要帮你,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尽量减少困境之中再碰钉子的次数。
3.质疑二,为什么不裁人家,要裁你?
一些新兴行业是青春饭,年轻不懂事,一头栽了进去。
当年喜欢编程的激情,甚至为了买台电脑可以打游戏,报了计算机专业。
做着做着发现入坑了,这个时候转型已经困难了。
多年之后,发现互联网基本35岁不招,40岁劝退。国家又延迟了退休,要到65岁。
如果是人大代表倒是可以问一问,怎么办。但你我皆非王侯将相,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出路,想着怎么活下去。
企业拿你开了刀,你是牺牲者,首先得认。
认了之后,任何年龄都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气魄。拍拍肩膀,走了就走了。
5.质疑四,你真的没学习,没努力吗?
你没学习吗?互联网人工作量大,要学习一大堆技术知识,充电时间不比任何工种轻松。
而且每年更新新技术,淘汰老技术,不持续学习就没办法干活。
并不是不努力,只是没看清,变成了瞎努力。
如果自己有下一代,不要再入这个坑,找个类似“老中医,老财务,越老越吃香的行业“多多考虑才是正道。
小时候,看外公整天研究电路板的书,满满都是数学公式,就想这书看着得有多烧脑啊。
用一生时间去研究一台电视机,实在太没意义了。
现在互联网行业,JAVA语言,AI智能,大数据算法和琢磨电路板的事,本质上没啥区别。
蓦然回首,一直在坑中,从来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于中年失业者,既然已经不得不出来了,就应该面对现实,重新解决饭碗问题,才是王道。
1.放下面子
向前看,放下面子是第一的。你曾经是白领,年薪多少,都是过去式了。
现在能不能接受,开始送外卖,做销售,做保安是实在的。
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这些基础工作多少能有一份收入。
2.去掉一些没用的交际
在找人帮忙的过程中,你已经分辨出哪些是“好友”,哪些只是“认识的人”而已。
去掉一些无效社交,不要再影响自己。
多和给你打气的人在一起,宁可独处,也不要和打击你的亲戚朋友来往了。
你我皆凡人,维持心情愉快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不要哭哭啼啼
这个时候,哭泣没啥卵用。
眼泪不会让你得到同情,重新上岗。
另外,要认清,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友善,会安慰你,甚至有雪上加霜,看好戏的。
这个时候,注意力尽可能集中在我能做什么上。
4.失业原因必须外归
心理学上的一种方式:好事归为内因,内因是长期稳定的;坏事归为外因,外因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
考试考得好是内因,这是我的实力,是我聪明;考得不好是外因,今天牛奶喝坏了,失误而已。
在困境的时候必须找到方法来对抗消极,振作起来。
你被企业开除了,这家企业实在太恶心了,年轻的时候加班加点,年龄大了扫地出门。
还好现在才40岁,早点离开这家企业是好事情。
千万不要归因”自己是失败者“,本身已经处于困境里了,再想着是我的错,所以才被开除,那真的完蛋了。跌一跤很正常,坐在地上不起来才糟糕。
失业了就不要反思了,反思个锤子。
应该不断给自己打气,应该向前看,在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做些什么。
祝中年失业者面对阳光,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