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磨蹭、懒,原因其实是……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133人  斜月三星洞中人

很多家长经常反映自己的孩子懒,提出这个问题的家长多了,我觉得很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解答。之前想过写一篇文章教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后来一想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行动效率和行动力,这和克服孩子爱偷懒的毛病其实属于一个问题,于是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提升孩子的行动力。

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其实就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够,如果严格来讲,就是花的有效时间不足。这种孩子表现只有两种,一是直接说不喜欢学习,学习太累,根本不在学习上花时间,不喜欢看书、写作业、思考问题,并且对自己不学习振振有词,自我说服。第二种是嘴上不说不爱学习,整天还不时的看书、做作业、问问题,但是效率低下、心不在焉,以为把时间“熬”够了学习就会好,或者直接就是通过这种装样子来堵住家长和老师的嘴:你看,我也没偷懒,就是学不好,我能怎么办?

不是孩子磨蹭、懒,原因其实是……

上述第一种孩子,家长往往认为是学习上偷懒,第二种我们往往称之为孩子太笨,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第一种孩子其实是不喜欢学习,而且很有个性的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第二种情况也不咋地,明明不喜欢学习,却还要做样子给别人(家长、老师、社会舆论)看,其实更糟。要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行动力。在此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学习是一件主动的事,只有主动才能真正把学习学好。

那今天我将简单从身理方面讲解,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行动力,这个方法就是通过调控多巴胺——ATP系统,让孩子不可自控的爱上学习。为了了解多巴胺——ATP系统,我们先听一个“爱情”故事。

2006年5月初,德国明斯特尔动物园里来了一只黑天鹅,湖上有一只供游人游湖时用的白色塑料天鹅船。黑天鹅很快就注意到了白天鹅,并立刻陷入爱河。它化身为白天鹅船的护花使者,每天都围着它游。白天鹅船开往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不离不弃;即便周围有真的天鹅,它也视若无睹,始终对白天鹅船情有独钟。每当人们想靠近这艘船时,黑天鹅便发疯似的拍打着翅膀,企图把人赶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就把头藏在翅膀底下,在白天鹅船的旁边睡下。

这只情窦初开的黑天鹅,傻乎乎地爱上了这只白色的天鹅船,这才是真正的情痴啊。它每天形影不离地跟着天鹅船,发出兴奋不已的叫声。它声嘶力竭地呼唤求爱,力量足以冲破所有姑娘的心房,但白天鹅却一直保持沉默,倔强地不予回应。因为它没有感情,它只是一只塑料制成的脚踏船,永远感受不到来自黑天鹅的呼唤,更无法回应它。但黑天鹅不在乎,只想痴痴地跟着它,享受与它朝夕相处的乐趣。因为人们不知道这只黑天鹅的性别,于是给它起了个男性化的名字——彼得。

不是孩子磨蹭、懒,原因其实是……

明斯特尔动物园的生物学家狄克认为,黑天鹅的这种行为说明它正处在发情期,黑天鹅发情期只有5月到7月,所以,这种热情能维持多久很难说。但是,夏天过去了,冬天到来了,它还是不肯飞走。11月的时候,由于脚伤,彼得被强行带离了。离开白天鹅船后,它离奇地陷入了悲伤,这使得工作人员不得不把白天鹅船一起带来。

后来经过性别鉴定,人们发现彼得是一只雌性黑天鹅,于是把彼得改叫皮丽娅。为了让皮丽娅和真天鹅相爱,动物园工作人员曾为它介绍了几只真天鹅,可皮丽娅根本不理睬它们。它就这样一直苦苦地守候着它的“白天鹅王子”,虽然不曾得到一句甜言蜜语或一个温暖怀抱,但它始终不离不弃。2007年,它们在湖上又幸福地度过了整个夏季,直到这年冬天,湖泊改造时,白天鹅船被挪走了,黑天鹅才终止了这段动人的“错恋”。

这个“错恋”的故事在影视剧和生活中也经常上演,陷入“爱情”的人爆发出可怕的行动力,他们突破各种阻挠与困难,只为达成目标。面对这一现象,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一产生不可思议行动力的行为模式具有真正的身理基础,那就是多巴胺——ATP系统,其具体表现就是:外来刺激→多巴胺→葡萄糖→ATP,简化后是某种刺激→ATP。

不是孩子磨蹭、懒,原因其实是……

要深度了解这个系统,我们必须知道多巴胺是什么,有什么用。多巴胺分泌以后,会瞬间水解细胞中的葡萄糖,使其转化成ATP,而ATP很不稳定,是一种必须马上被用掉的能量,不以这种形式消耗,就会以别的形式用掉,否则能量就会堵塞,会让人失去对它的控制能力。这就像已经冲破堤坝的洪水,必须有所归属。所以ATP产生后,人倾向于行动。必须立刻行动,以爆发式的行动消耗掉ATP这种瞬时能量。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忍不住”做什么事的时候,比如爱上一个人,比如发火,比如吸烟,比如突如其来的饥饿感,你就应该知道,这是多巴胺—ATP系统在勤奋工作中。

利用多巴胺——ATP系统,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兴趣,激发出超级行动力呢?

首先,要杜绝将学习和痛苦做链接。一般情况,孩子喜欢散漫的学习,不喜欢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因为比较枯燥。我们不能硬性强迫孩子学习,但是需要软性来吸引孩子学习。这就要求知道孩子产生多巴胺的刺激点在哪里,也就是他的兴趣点,然后把学习和这个刺激点做链接。比如大部分孩子喜欢玩,喜欢自由安排时间,这是一个通性,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学习效率高一点,就可以节省时间出来玩,那么孩子为了达成目标,就会克服困难,想办法提升学习效率,努力学习。

第二步,强化学习的内在乐趣,训练出新的模式:学习——ATP。刚开始我们是用其他兴趣点间接来链接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不是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玩而产生的障碍,或者说是挑战。但是当孩子能在这一步做好,学习就已经不错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弱化“玩”与ATP的链接,而是告诉孩子,学习提升的好处——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满意、更多自由、荣誉感提升……经过一段时间重复强化,孩子就会自己强迫自己主动学习,因为他需要表扬、需要羡慕、需要更多的荣誉与自尊。

第二步转化的同时,第三步开始了:引导孩子找到学习的内在乐趣,产生思维上的快感。在这一步,学习不再是奖励,而是目的。当做出一道难题,学会一个新知识,孩子一定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我们要及时固定强化这种感觉:“这么难的题都做出来了,太厉害了”、“我儿子真是太聪明了”、“你太了不起了”……我们的强化一定要即时,第三个步骤一旦做好,孩子成为学霸、学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不是孩子磨蹭、懒,原因其实是……

当我们了解了多巴胺——ATP系统,我们就可以反省自己以前都做错了什么。当我们惩罚孩子,强迫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玩耍,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习,这个方式就有问题了。玩耍是天性,是天然和ATP绑定的,我们越阻止,根据ATP的特性,它会在下一次爆发的更猛烈,不止不休,直到达成目标,就像那个“错爱”的天鹅,越是阻挠,它反而“爱”的越深。

有的家长总爱与科学规律叫板,强压逼迫孩子,但他们没有逆转“玩耍”与ATP的链接,而是在生理上摧毁了孩子对世界产生兴趣的基础,让孩子变得行动迟缓、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了解多巴胺——ATP系统,家长就应该知道怎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行动力,让孩子的学习变得高效,那么孩子的学习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