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变应万变

2021-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荷笑笑

第七届教育行走最后一场的讲座是张文质老师的《疫情时期的教育学》,他以专业的态度分析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该如何做?固步自封还是随波逐流?也许,面对所有的变化最好的应对方式便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的专业精神、专注力以及对自我发展强烈的追求,面对这个不一样的时代,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会调整状态,但是永不改变的便是我们的内心: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

首先,确定“优先事项”。每个人每一天做事情都会有优先事项,避免犯错,变成一个智慧,更有敬畏感的人。做任何判断,都要有一个准则“生命第一”,这一观点任何人都不会否认,没有生命,一切都是虚无。

可是,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忘记这一准则,亲子关系的紧张就是因为我们一切附加值看得太重要。作为父母,第一优选项是和孩子在一起。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在陪伴中,在潜移默化中,正确的生命观、是非观、价值观在孩子心灵生根发芽。即使偶尔吵吵架也可以增进感情,我们要学会不以分数来评价他,也不会在他情绪不好时“雪上加霜”,要能够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不惜任何钱财去帮助他。

因为孩子生命是你整个人生幸福的依据,他属于他自己属于整个世界,更属于你的生活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这是做父母的“优先事项”。

当然,这一准则太好用,我们生活中处处需要“优先事项”,当你安排好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优先事项,你才能有条不紊完成各种繁琐的事情,才不会被忙碌迷失了心智。因为你怎么选择,便会怎么行动,便拥有了怎样的命运。

其次,更坚强、彻底的“生命第一”信念。做到“优选事项”,更要坚定执行“生命第一”的信念。许多时候错误的出现,不是因为无知而误判,而是没有正确的生命观、是非观、价值观。他懂得珍惜懂得敬畏,他生活在洁净的环境里,怎么会想着做龌龊的事情,你去看一个人怎么生活、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才知道他是否可以仿效、可以追随。

再次,重新评估“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很重视关系,你们是亲人还是朋友,是同事或是知音,只要有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我们会说谁与谁关系好或是不好,我们也会说谁跟谁合不合得来,仿佛这一切都跟三观有关。

但是文质先生说,亲人间便不是这一准则,我们可以价值观不同,可以“和而不同”,这是观念上的判断,而非行为上的不同。保持亲情,保持“和而不同”,需要有距离的相处,这样便不易滋生矛盾。

而我们的教育行走,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评估。通过教育行走,我们拓宽眼界,至少认识一百位非本地的朋友,扩大教育的视野,了解不同地方的特点。身边可以有导师,远方也可以有朋友,你和谁交往,也许决定了你的层次,认识更多有价值的朋友,也成为别人有价值的朋友。

城市的性格影响了你的性格,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也是源于你自己的选择。我生于南阳,这样一个小盆地有我最爱的人,是我最热爱的土地,当然也局限了我的性格,“小农思想”还是限制了我的发展、我的行走,当然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选择,在平稳中瑀瑀独行。

然后,应对各种变化,切勿盲目跟风。

疫情时代,生活中处处发生变化。你的价值观,让位于生死观。这种变革方式,适应任何人。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生存不可谓不难,许多时候不易被人理解,教师跟人的一生联系太紧密,在“劝学”的过程让有些人的感觉不是那么舒服,而我们如何从职业教师到专业教师,我也想在教育行走中找到改变点。

第五点,坚守职业本分,不要被恐惧所支配。因为上一条说到的教师这一职业的艰难,所以许多人心生恐惧,觉得自己从事的是一个高危职业。也许我们无需恐惧,只要坚守职责本分,做一个有教育常识的人,如此就好。

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做教师。文质先生总结了几条,我想我是适合的。适合当老师的人,需要童年过得好的人,他不需要疗伤,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一生幸福的源头。你能成为一个心地善良、眼中有光的人。适合当老师的人,要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平衡好各方关系。还要是身强力壮的人,老师还真的是个体力活,这真是我的短板,每天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到家,每天体力的透支,让我很是疲惫,这需要加强锻炼。还需要家庭富足的人,这一条估计许多人不一定达到,也许富足就不当老师了,当老师就更不会富足了。

但是不管适合不适合,一旦从事,就要让自己适合自己的职业,就要克服所有的恐惧,而如何不被恐惧支配呢?那就要手中有绝活,毕竟教师是个手艺人,你要有品质有本领,做有教育品质的人,便能在万变之中保有内心的教育梦想。

最后,放低职业的期望值,提升每天的生活品质。这一条貌似和上一条有所冲突,其实不过是教育行走想要安抚我们的内心,无论何时,健康,生命比什么都重要,既努力地练绝活,又不囿于这一执念,我们才能更平和更坦然,过更有审美力、有意义、有乐趣的生活。

这个时代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后如何变,我们无法预见,但是我们如果做到这些,至少能以强大的意志、专业的成长、读写的依傍,让自己在教育行走的路上越走越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