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508人  苏诉

文|苏诉

今日头条,微博热点,知乎问答……

可以说,不管进入哪一款APP,我们都可以刷出新的新闻。

可是,在数以千计的新闻当中,究竟哪一条信息是有效的呢?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周边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闻,新闻信息极速攀登,娱乐广告铺天盖地,好似只要我们脱离网络一天的时间,就会和这个世界脱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不相信,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信息,即使我们未曾通过各类APP了解到,也会透过其他渠道了解。

虽说如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在事实上,各类网站上的消息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说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同样的,越来越多同质化、没有营养的信息逐步占领我们的生活。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兼职,内容是写娱乐新闻,他不要求原创,不要求字数,只要求数量,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搬运工。

囿于各种原因,我没有加入这个兼职,但在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一个问题,往日那些我们看过的文章,有很多都是短小没有内容的,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打开,只因为标题,所谓标题党,就是如此。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但我遇见过不少。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我们如今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们随时可以搜索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我们如今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网络信息的繁多,严重提高了我们整理信息的难度。

但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无法改变,不过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代里好的一面,借用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的新作《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就是基于此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整理信息的技巧,其内容虽不是特别新颖,但却为我们整理信息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借鉴。

奥野宣之提倡“一元化笔记本”,即不分类别,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录所有的笔记,其中包括书摘,句子,乃至生活日志,工作记录,甚至于粘贴喜欢的明信片,喜欢的广告单,等等等等。

它形式简单,用起来也格外方便。

说个我自己用笔记本的经历。

我是文具控,出去逛街喜欢看本子,遇见喜欢的本子就想买,同时,我对本子也格外的挑剔,纸张,大小,封面等等都是我挑剔的对象。

我曾经尝试过把“喜欢的句子”,“读书笔记”,“随笔加灵感”,“计划”等分门别类,记入不同的本子,结果可想而知,当我遇见喜欢的句子时摘抄句子的本不在身边,有灵感时记灵感的本子不在旁边,各种繁复的事情简直把我搞得一片混乱。

后来我嫌麻烦,直接大杂烩一般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入一个本子,虽看起来乱,但也省了我找本子的时间,各种东西聚集在一起也起了不少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一直在用这样的本子,即一元笔记本。

其实,奥野宣之所讲述的如何运用一元笔记本的方法可以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结合起来。

我们所记录的笔记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看过的书籍,而只要记好一本书的阅读笔记,那么,记录一元笔记本的方法我们就学会了大半,而笔记本上的其他内容多源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元化笔记本中,除却我们阅读书籍时记下的笔记,其他诸如生活日志等都是笔记本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剪切的报纸资料,书评等。在这种大杂烩式的笔记本里,也许看着会有些混乱,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笔记本里寻找到我们想要的创意。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说过,“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而已。”

所谓创造,其实不过是与既有事物相遇,利用已知的事物与所需要的东西相互结合,形成创意。想象一下,我们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难道不是手机与电脑的结合体吗?

所以,创意并不是指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它包括以下情况。

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

讲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

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

而我们的一元化笔记本就是我们生成创意的一个重要基础,至于如何想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点子,奥野宣之已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完整地介绍了。他将整理信息主要分成五个步骤,即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

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翻开以往记下的笔记,其中一些文字在现在的我看来十分可笑,幼稚肤浅的想法很是无聊,看这些东西看似是浪费时间,但在不知觉中发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甚至在繁乱的文字中间看到一些曾经未能关注到的角度。

我们所有人的思想都是由浅及深,无论是谁都有过肤浅的时候,所以,在面对过去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评判,那些曾经无用的思想不代表以后无用,曾经没有意义的问题不代表以后没有问题。

人的记忆有限,而笔记本就是一个承载记忆的最好载体。

可以这么说,笔记本=收集信息+思考+各个角度观察+与相关事物的关联+疑惑+在意的事情+灵感+各种琐碎的事情+……

无论写文章也好,写文案也罢,我们都可以通过笔记本来收集信息,为写而思,而不是有思才写。

2,咀嚼,发酵,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怎么记笔记倒不是一个难的问题,借助书中的方法,再加上自己日常记笔记的方法,我们都能够玩转笔记本,只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思考拒绝积累的信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记下的笔记,就离不开对笔记本的翻阅,在翻阅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一次又一次地写下自己的见解,并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其运用到现在处理的工作当中。

奥野宣之介绍了一种交叉参考笔记的方法,我个人以为十分有效。

迅速阅读笔记,并寻找出所需要的内容,标出页码。

迅速阅读划线部分,反复标记加工,并重读主题。

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在一起,寻找其中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通过思考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或者也可以将需要的信息记在卡片上,通过重组找到联系,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顿悟,并具体化,恍然大悟,惊呼“我明白了”

笔记的收集和整理几乎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剩下的就剩下创意的生成了,在这里只需要凭着自己的感觉走,把创意转化为成果就够了。

记了这么多年笔记,想必大家都有自己记笔记的方法,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笔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记笔记还是要在实践中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