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结构化思考,让你的表达掷地有声!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196人  魔都晶姐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表达不清晰的状况。在沟通工作时,说来说去,别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自己也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在汇报工作时,罗列一大堆信息、事实,而把自己要重点表达的内容隐藏起来,最后也没有向上级争取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请示工作的时候,容易一下子掉进执行的细节中,而忘记了自己请示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的你是不是经常出现呢?也许你还没有找到答案,依旧沉迷于对现实的不满、对上司的抱怨、对下属的责骂中。而事实上,你有没有去反思过,你的表达与沟通是否符合思维的方式,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呢?

李忠秋老师在《结构思考力》一书中,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我们,在思考或者表达时,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绝不在话下。

结构思考力.jpeg

全书的逻辑架构图如下,通过这样一张清晰明了的逻辑图,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思考书本逻辑的时候,很好地贯彻了自己的结构化思考的理念。我简单地总结为了“结构化思考五步走”。

结构化思考五步走.jpeg

第一步:明确理念打基础

对于结构思考力的认识,必须首先要将思考的过程显性化,这样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这一理念,也便于自己吸收以及向他人传授。

四个基本特点

  1. 论:结论先行 —— 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并且要出现在开头。
  2. 证:以下统上 —— 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3. 类:归类分组 —— 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同属于一个范畴。
  4. 比:逻辑递进 —— 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在结构思考力的思考中,这四个基本特点是去打造一个结构化思考的很好的模型。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个小的tips,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使用这个模型:

  1. 总分总 —— 也许现在的你有点儿瞧不上这个小儿科一样的名词,但是作者通过事实证明,总分总是在做报告陈述中最好用的模板。 你可以记住这么20个字 —— 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主要后次要。
  2. 3点归类 ——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尝试着用“3点”去进行考虑。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

那以上可能是我们自己要去写些什么或者表达什么的时候需要去考虑的,那么有的时候我们会涉及到上司布置的工作或者为客户写提案报告之类的,遇到庞杂的信息怎么办? 可以尝试下以下的三个步骤。

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1. 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
  2. 找出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3. 一句话概览出所有内容

在这里与《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里一样,作者再次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没有逻辑,你就无法从繁杂的信息中过滤出你想要的内容。在这三个步骤中,作者也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给出了非常好用的几个方法。

  1. 找结论 —— 找结论的指示词,如“因此,由此可知”等;关注重要的位置,如开头、结尾等;问一问“所以呢?”但是这个不适用于跟上级沟通。
  2. 找理由 —— 找理由的提示词,如“因为,原因是”等;问一问“为什么呢?”
  3. 一句话模版帮你概括主题句 —— 在___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基于目标定主题

没有目标的发言就是相当于空的发言,空洞无物,让人不知所云。基于目标去设定主题,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明确,表达更加有的放矢。

确定目标

  1. 设定场景:了解好未来表达的时间、地点、对象等,场景设想越具体越好
  2. 确定目标: 你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上的变化,可以采用ABCD目标法(备注:A受众 B条件 C行为 D程度 )

设定主题

  1. 确定结论: 结论要包含观点
  2. 包装主题:包装主题三原则 —— 简单、准确、利益

设计序言

  1. SCQA 开场法: 情境 - 冲突 - 疑问 - 解决方案
  2. 优化模式:
    标准式: 情境 - 冲突 - 解决方案
    开门见山式:解决方案 - 情境 - 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 - 情境 - 解决方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 - 情境 - 冲突 - 解决方案

其实这跟我们在做写作时是一个道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了我的文章了解到我的核心要义,那么我就要让我的文章围绕着这个中心和目的来展开。这样的设计,能够为后续的信息选择及排列打下很好的基础。

第三步 :纵向结构分层次

在搭建结构金子塔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会陷入一个困境,那就是到底是应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其实这是对我们自己的两种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探求答案以及聚合信息的能力。作者提出,自上而下可以采用疑问回答来做分解,而自下而上则要采用概括总结来做聚合。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重重,还好,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思考的深度及聚合信息的能力。

自下而上 —— 疑问回答

  1. 从对方出发,设想问题。
  2. 5W2H 原则设想问题,避免遗漏( What / Why / Who / When / Where / How / How Much) 。也可以使用简化版的2W1H(What / Why / How ) 也就是黄金思维圈的思考模式来快速搭建金字塔结构。
  3. 提前就想好答案。你的答案就是你的结论,每个层级都需要是结论。回答问题时要按照问题的分类给到对方想要的答案。

自上而下 —— 概括总结做聚合

  1. 收集信息
  2. 分类
  3. 概括总结 —— 寻找共性,设想面对面沟通场景,善用修辞。

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是要将上下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考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三个步骤来不断地使用这两种结构化思维优化我们的表达。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基于主题进行发散,第三步把想过的东西进行浓缩聚合成一个有用的结果。

第四步: 横向结构选顺序

在第三步里讲的是纵向结构,讲的是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同一层级上又应该如何安排信息呢?

演绎式 —— 标准三段论结构: 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常见结构:现象、原因、解决方案。
归纳式 —— 三种子顺序:时间、结构和重要性;养成MECE(互相独立,完全穷尽)的习惯,可以采用2 x 2 矩阵法(按照二八原则,找出核心要素和两难困境,列在一张十字表格里,成为我们审视问题的四个象限);要去多积累已经成型的一些MECE模型。

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也是要对症下药的,演绎式更适合说服别人,而归纳式则适用于对方关注解决方案时。

第五步:形象表达做演示

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任何的表达如果没有形象化的展示或包装,那么有可能会无法吸引别人能够从开头一直听到结束。可以尝试使用类比、引用和整合的方式来进行包装,让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抓人眼球。

结构化思考五步走.jpeg

最后再来用这张图帮助大家回顾这五个步骤。

事实上,我相信每个人都像我一样阅读过很多关于思考、思维等方面的书籍,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优化自己的表达。以前看《金字塔原理》时,作者往往引用了一些在咨询公司里的非常专业的案例,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结构思考力》一书,真正用结构化的思维来做了一本书,让人感受到了结构思考的强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去实践书中提到的这些方法。在接到任何工作时,首先不要想着该如何完成它,一下子掉到了执行的细节中。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用结构化的思考方式,考虑好该执行的步骤以及重点,给思考留一点时间,我想,这样获得的成长应该是更全面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