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中看母亲的牺牲
2019-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夜一缕幽梦
最近在读著名作家王海鸰的小说《成长》,感触颇多 。
书中人物关系众多而复杂,首先是母与子的亲密关系。
作为北京大学西语专业高材生的母亲田海云,她是称职的,更是伟大的。
曾经青春逼人的田海云,是天子之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也曾出国圆满完成翻译任务。
但是,随着儿子彭飞的呱呱落地,飞上枝头喜看月儿树稍的她一下子回到了俗世人间。工作的压力,责任,孩子的吃喝拉撒,丈夫的几月不着家,一系列的现实而残酷的问题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刚毅的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理想,全身心扑在儿子身上!
全职妈妈田海云,随军人的丈夫四处搬家,但儿子的学业依然没有落下,才三十多岁却诸病加身!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外交官哪去了?
儿子彭飞出息了,放弃考清华的机会成为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可是,为儿子付出一生的母亲呢?她每次在丈夫,儿子奉命出征之后都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这样的隐忍坚强又有几人能禁受?
我们再看书中的另一对母与子
安叶与冬冬,彭飞的儿子彭安冬,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母亲安叶是一位敬业的记者,理想远大,信誓旦旦要在新闻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作为副团长的丈夫彭飞常年不居家,儿子工作无法兼顾,婆媳关系的敏感与日益尖锐,丈夫有意无意的引导启发,安叶的触角渐渐失去锋芒,她辞职了,在家专门的陪儿子读书。
一本书,三代人,可书中的女人为了家庭与孩子,她们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可是,这牺牲值得吗?
现实中,还有多少海云,安叶们正在牺牲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