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听说你在努力讨好别人?

2017-01-11  本文已影响42人  闲庭信步的白鹭

小明,过来帮我一下,把这个转发到你朋友圈,找人帮我点赞。

好好好,等等一下,等我这组动作练完。

哎呀,快点啦。找人帮我点赞,转发到你朋友圈,哦对了,你朋友会不会帮你转发的?

这是在健身房的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很多人不是去健身的,是去拍照发朋友圈的,或者是去找人聊天,看别人练得好就去问别人是怎么练的,自己从不开始。

小明(化名)是健身房的新人,来了有4个月左右,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小孩子类型的。

经常练得动作不是很好,别人一说,自己就觉得自己一定错了(虽然是错了),然后声音提高3个分贝,去解释自己练的动作,听起来就知道不是很自信的,并且解释时去迎合对方的说法。很多去健身的人,特别是时间比较长的就喜欢摆出大哥,领导的样子去指导新手,仿佛自己练的很好,也精通各种运动生理学一样。

我对小明说:其实,你不必去讨好别人,时间宝贵,把握锻炼时间。

他回答:我,我没有啊,我只是觉得能帮就帮嘛。

我说也许你是无意识的,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没什么关系。

人是社会人

一到一个新的环境,个体就会寻找群体去依靠,融入群体,小明也是如此,这并不是他的错,也没有存在错对之分,这是一项生物本能。

讨好:

1.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2.得到好效果

对于小明来讲策略是正确的,一来可以快速融入群体,二来可以得到一些有经验的健身爱好者的帮助,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但是,在你不是同等级别的健身爱好者或者高于别人水平等级的时候,这个策略就显示出其局限性了,则小明必须牺牲某些东西,来交换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融入集体。比如:牺牲自己锻炼的时间,牺牲自己正在使用的器械,让给他人等等。

马太效应

现实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论是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在面对拥有资源比我们自身强大的人的时候,我们都会去讨好别人,或者从行动上,或者在语言上。在这一层面上,便会做出部分自我牺牲,虽然有时候这个牺牲在对方看来没什么,比如身上有200,为对方花了一百,相对于对方身上有2万的人来讲,一百是没什么的。然而这现在你身上只有100了,少百分之五十,对方却只增加了百分之零点五,但我们这百分之五十的投入,却没有更好的产出,慢慢的,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马太效应。

当然,就健身来讲,只要坚持锻炼,就一定会有效果的,加上饮食控制以及休息的话,效果会更好。但生活却不尽如人意,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

相对于“讨好”来讲,我更倾向于用“请求”这个词。至少是更具尊严的,请求不必去获得别人的认可,我理解来看,是基于事情去处理的一种方式,我们为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提出准许,提出请求,无关乎你对人的看法。

主见与底气

如果对事情,对事物有自己的主见以及对自己的观点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在请求别人是便是资源互换,便是相互帮助,才是在相对平等的层面上。没有人喜欢被人带着走,也没有人不喜欢自己的独立空间,个人空间,只是往往环境所影响,又或者无法辨别身边的一些事物。对事物要有足够深度的主见以及底气,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支撑的,这种来自于自身内的,才足以是我们不用去讨好别人的正确方式。

人生短短几十年,生活已经很辛苦了,明明那么努力,如果还要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