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姑姑家拜年,王船山故居一游)

2024-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95莎莎

昨天从大娘家回来,父亲就跟我说,明天要带着我们去姑姑家里拜年。

实际上父亲并不想去,他对这个姐姐只是尽到一些亲情的照顾,当年奶奶还在世时,父亲因为要工作,母亲又跟奶奶两人婆媳不合,父亲便每个月给钱给姑姑,让奶奶在姑姑家中生活。

父亲和姑姑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虽然生活在农村,家中也十分贫穷,甚至到了吃不饱的地步。但只上过小学的奶奶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从小便告诉父亲,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听父亲多次说起,他在高中之前学习成绩并不好,还贪玩,成绩也是班上的倒数,但奶奶并不知情,并且还跟街坊领居一直吹嘘说:“我儿子以后长大绝对是有出息的”。

奶奶一直不知道父亲每次的考试真实成绩,父亲每次拿到批改完的考卷就在数字上面动手脚,由于奶奶只认识数字不认识中文,所以她一直坚信父亲一直考的是高分。奶奶对父亲的这种信任,最终换来了父亲发自内心的愧疚,在高中之后突然开始奋发图强,人家在玩的时候他学习,人家在谈恋爱的时候他学习,人家在睡觉的时候他也学习,甚至为了早晨能早点起来读书,在睡前到水龙头那里喝一大口自来水,这样便能在第二天天未亮就能够被尿憋醒,父亲就是在这种卧薪尝胆,锲而不舍的状态坚持了三年,终于考上了一所满意的大学。

父亲,是当年那个村子里唯一考上大学的一个人。

能考上大学,在那个年代实在算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不过我认为考上大学只是一个结果,父亲一定会是通过了这样一个逆袭的过程,悟到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能力其实都相差不大,天才在于勤奋,而不在于智商的高低。

从一个底层翻身,到中产,这个过程一定是十分精彩的,这其中的辛酸与泪水,辉煌与荣耀,遭遇到的挫折大概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

但姑姑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

奶奶一共生了10个孩子,改嫁过一次,但很奇怪的是,除了姑姑以外,我没有再见过其他任何一个了。听说有几个是自杀了,还有几个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些人在我的印象当中是极其模糊的。

至于姑姑排行老几,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情。只听说是姑姑把读书的机会给了父亲,虽然父亲并不喜欢姑姑,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她的帮助。这么来说吧,姑姑的大儿子没有父亲的帮助,到现在也不可能结婚,更加不可能有小孩,当年表嫂一直是不愿意跟着表哥的,父亲见状并将表哥表嫂留在了身边,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平时吃喝拉撒也是由父亲一力承担。可惜表哥这个人是个白眼狼,母亲也因为这件事十分不满,迫于压力,这样的事做了三年以后父亲终于让表哥表嫂们独立搬了出去……

至于姑姑,其实只不过只是一个可怜女人罢了。没念过什么书,年纪轻轻便地嫁在了农村,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自打懂事起我就听到家里说姑姑每年都要双场(插

她j9秧种水稻),每次看到她来我家时皮肤都是被晒的黢黑。但姑姑对我不错,总是念着我喜欢吃青蛙黄鳝,每年都亲戚给我逮了放在麻袋里送来。姑姑做了一辈子农民,现在年龄大了,也享不到两个儿子的福(大儿子在工厂上班,小儿子结婚后又离了,一儿一女,没什么钱),还要去工厂每天坐在那里当12个小时的流水线工人。

说起姑父,那就更惨了,前段时间听母亲说,姑父查出来肾衰竭,不换肾也活不了多长时间。这么大年龄了换肾就别想了,即便是能换,有肾源,家中也不可能拿得出来几十万去给他治病…… 

父亲并不想来,看上去他只是想拉着我们出去跑一趟,他总是竭尽所能地能让我们大家相聚在一起,看来父亲很早就明白,人和人的交往是远香近臭,长时间待在一起多少都会发生矛盾和摩擦,但偶尔地去看一下,吃个饭聊聊天那种感觉就特别不一样了。不仅对姑姑是如此,对母亲的姐姐们也是一样,一有空就会把母亲送去和大娘几个相聚,几乎都是吃了饭就回,但从不让母亲在对方家里过夜。

姑姑家住在三湖镇,上高速的话距离家大概40分钟车程,不上高速就要一个来小时。一是父亲嫌远,去的次数少。二是因为父亲就一个姐姐,姑姑的两个儿子又常年不在家,每次去了总是冷冷清清。

早上一大早就出门了,到姑姑家的时间也还不算晚。父亲跟姑姑姑父们寒暄了几声就钻进车里开始摆弄自己的手机了,表哥见到我们跟我们问候新年快乐,照顾我们喝茶吃瓜子零食。姑父正从屋里走出来,和我想象的很大出入,虽说是肾衰竭这么严重的病,他倒也不是躺着,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姑姑看到我们打完招呼又进厨房了。妹妹则是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她倒好,整个就像幽灵的存在,去哪里都悄无声息,静静的,没有一点点存在感。

所有人似乎已经对现有的事物感到稀松平常,也失去了那一份对未来抱有期待的活力。只有女儿和妹妹两个人,开心地在河边放爆竹。

…………

中午在姑姑家里吃饭,也是鱼丸豆腐火锅,还有凉拌猪耳朵和猪蹄,还有几个辣菜。

饭桌上,父亲和表哥还有姑父们又聊起天来。

父亲跟表哥说起另外一个表哥的事。

这个表哥是母亲的三姐的儿子,91年的比我大四岁,初中没有念完就辍学了。那时父亲在景区工作,就给他安排到了寺庙里当“假和尚”,还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台手机。

本来收入也很可观,但是年轻人心性不定,加上表哥又受不了约束(父亲这个人喜欢教育小辈,看到做错了会严厉指责),所以在不久后表哥便选择了人间蒸发。

表哥突然人间蒸发,让父亲始料不及。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表哥好,希望他能有所长进,多赚钱,这样也算对三姨和三姨夫有个好的交代。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两家差点成了仇人。

表哥在一年后才现了身,父亲也在这个过程中幡然醒悟过来,从此后不再过问表哥的事情。之后听亲戚说表哥去了内蒙古,又到了北京,每次回来家里都是口袋空空,三姨夫和三姨每次在他走之前还会给他一些钱,在外面大概混得不好,中途有过几次回家跟他父亲一起做工地,但每次做的时间都不长。再后来,就听说表哥在前几年因为吸毒和嫖娼被抓了进去,关了一段时间后又放了出来。也许是现实的毒打让表哥也清楚了自身的能力,30岁的他开始老老实实本本地去找工作了,这几年听说姨夫姨妈为了他找对象的事操碎了心,被捞女骗了不知道多少回,家里钱花了连个毛都没见到,最后就差没去越南买个老婆回来了。

父亲今天跟表哥说的是他最近找的这个女孩子,离异有个儿子,只见过一面,表哥就为对方话费了上万元,之后就去深圳厂里打工了,两个人只是在手机上联系。

看看自己的年龄,表哥内心也十分焦急,希望马上与对方共结连理,开始造人计划。今年过年,表哥给女方发了52元的红包,对方气的是大发雷霆,也将这件事小题大做,还要跟表哥分手。父亲得知消息后,便给他支招,还字斟句酌地教他如何跟女方聊天。讲起这件事,父亲也是唏嘘不已,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后听姑父说起他孙女的事,因为长期寄养在外婆家没有父母的关爱,后来有了弟弟竟然一度得了重度抑郁症,高中没念完便辍学了,表哥表嫂也是悔不当初。

我感叹:不乱生孩子就是对自己的负责。有多少人在年轻时,做了这样的错事呢?自己心智还未成熟便要为人父为人母,这也怪老一辈总是灌输“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毒害了不少年轻人。多少人,自己都未能活明白,就开始为别人而活?

在姑姑家吃完晚饭,父亲就领着我们回家了。路过王船山故居,我们停了下来,想一睹古人故居的风采。惭愧的是,对于王船山这个人,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还是身临其境了,才到网上百度后,得知了此人的详细信息。

随后我们游湘西草堂,参观了王船山住过的房子,有书房,大厅还有卧室,膳房和厨房。出门右手边就是洗砚池,草堂的背面是姜园,也就是王船山之前种生姜的地方。参观完毕后我们又上车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广场,父亲给我们每个人买了5根羊肉串,说是要让我们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最后还说了一句:“也让晗晗在这里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

回忆,便是经历。父亲的这一观点与我不谋而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