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到质变,记住excel函数公式的秘诀
01
说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规律吧:“凡是工具类的软件必定有帮助文档”。帮助文档通常包括软件中全部功能的定义,用法,使用实例,甚至于教学视频。
EXCEL帮助文档
最好的学习地方自然是帮助文档了,如果说看完帮助文档里的介绍,你依然不会使用,那就是你缺乏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你不知道它能用来帮你解决什么问题,简言之:学而无用。
“使用场景”这个词多用于互联网产品,例如现在出门打车,你就会想到“嘀嘀打车”,你想团购唱歌吃饭,你就会想到“美团点评”。也就是说,使用场景说的是一个关于“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要解决什么”的问题。
在实体工具面前,使用场景这个词,我斗胆也使用一次。例如你在等人的时候想要抽烟,这时候打火机就解决你想要抽烟的需求,一个产品,一个功能都会有属于它的使用场景,但是这个使用场景不一定专属于它,抽烟也可以借伙伴的烟点燃,还可以使用火柴点燃,这就是为什么你在不使用Excel函数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你的目的。
02
①COUNT IF函数的使用场景
日常工作中,数据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做分类统计个数的时候,往往一个统计周期后就需要分析效果,拿公众号来举例:我想要知道我的用户在每个城市的分布,并定期分析每一个地区的用户数量的变化。
每当新增一个用户,我都会记下他的ID,并认为他的微信号所在地区即他的所在城市,并且会简单记录这个用户其他的一些属性,会定期更新。
我记录完用户列表,我还是想看每一个城市的用户数量,不使用公式的时候,我会采用筛选的方法,逐一筛选出每一个城市的用户数量,随着用户覆盖城市的增加,我的工作量总会有一天是我所完成不了的。如果使用公式COUNT IF,我不需要在用户记录时进行城市分类,更不需要在想看某些城市的用户数量时去筛选,我只需要打开sheet2(用公式的表),就能知道结果。COUNT IF函数的用法逻辑是:选择你想要统计的区域,选择你想要知道哪一个值的数量,回车即可。
示例图
一句话总结CUONGT IF函数的使用场景就是:“你在想要知道一堆数据中,某些数据出现的次数时就想到使用COUNT IF函数”
②VLOOKUP函数的使用场景
Vlookup是一个返回引用值的函数,通俗的说是指定一个值在一个区域里查找到这个值并返回与这个值相关的某些值。工作中如果涉及到两个数据表的对比,或者想找到具有某个特征的值都可以用到Vlookup函数。
举个栗子,如下图,更新完数据之后与之前的数据发现有误差,但是又不确定具体是那些数据遗漏了或者数据错误。并且两个数据表的数据排序并不相同,不能直接用if函数做对比,如果不用vlookup公式,解决办法就是一条一条的查找到,然后去核对,截至目前,我遇到的最大数据体量是5千行(9列),总体量是4.5万字,这样的核对工作无疑是巨大的工作量,还很容易出错,面对大体量的数据核对工作,我们必须学会寻找简便的方法达到目的。
示例图(数据表)
Vlookup(查找值,查找区域,返回值,查找类型),用法中要注意的是查找值必须位于查找区域的第一列,返回值用数字表示返回的值位于查找区域的第几列,查找类型一定用精确查找“FLASE”,用模糊查找,你估计会被老板打死的。VLOOKUP出来的值的顺序是与源表是一样的,再使用if函数找出不一样的值即可。
示例图(红色字体F出为错误“FLSE”)
一句话总结Vlookup的使用场景就是:“你所要对比的两个数据表数据量不同,数据值可能不同,你需要做两个数据表的对比时就想到使用Vlookup函数”。
③SUM IF函数的使用场景
SUM函数我们都知道是求和,那它和IF函数相结合也是很常用的函数哦,它的使用场景通常是“我想知道这些数据中,具有某个特征的数据的总数”。
简单的SUM IF函数,我就直接举栗子:如下图,我想知道既有留言又有赞赏的用户有多少个。我想你首先想到的方法是采用筛选,然后再求和,操作一下就会知道筛选是无法同时两个维度进行的,这个方法不可行,当然可以筛选完留言维度以后,再把数据复制到另一个表,再次筛选赞赏维度,紧接着求和,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示例图(先筛选再SUMIF)
使用SUMIF函数可以避免再次复制粘贴数据表,直接在一个表内呈现想要的结果。先对数据进行筛选,留言次数除了为0的都留下,然后再对赞赏维度进行SUMIF(计数区域,计数条件),就求出了既有留言,又有留言的用户总数。即这些用户是最活跃的用户总和。
一句话总结SUMIF的使用场景就是:“需要知道某个条件下的数据的总数时就想到使用SUMIF函数”。
④IF(COUNTIF)>2的使用场景
我们先理解一下这个函数的意思:“如果某个值的数量超过两个”,>2即是重复值,那这个函数的功能就是找出数据表中的重复值。可能你会想到Excel数据功能里有“删除重复项”的功能,注意它是直接删除,不保留数据的哦。往往在工作中骂我们是不能删除数据的,只能是隐藏数据,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重复值,然后隐藏,这样来达到“去重”的目的。
举栗子来说,如图,我想看看哪个城市我统计重复了,但是我并不想删除重复值。如果不采用这个公式,做法通常是先进行排序,然后逐一进行隐藏。
示例图(再筛选值为“重复”的项隐藏即可)
countif和IF这两个函数的用法上边都提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一句话总结IF(COUNTIF)>2的函数的使用场景是:“需要找出数据表中的重复项,但是并不想删除数据时就想到使用IF(COUNTI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