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教程学英语

要想英语“完形填空”做得好,了解它的理论基础不可少

2019-06-05  本文已影响49人  知愚宅主人

昨晚做了一篇考研完形,真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想真正地弄明白,还得从根本上下功夫才是硬道理。任何一门技术,开始学方法技巧操练,而学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再上一层楼,必须要弄明白它的理论来源。所以要把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弄清楚,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篇文章主要谈谈完形填空的两个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冗余信息理论。

理论基础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即在学习过程中人通过组织情境的刺激,实现对情境关系的认识,构成一种心理上的完形。

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的。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十分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的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来认识。同样,人们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补缺的过程。一个句子或语篇去掉几个词以后,就好像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在阅读时也会“下意识地”把空缺补上,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理论基础二:冗余信息理论

为了确何交际效果,自然语言中通常包含一些多于实际所需的内容,即冗余信息。冗余信息的概念来自信息理论,信息理论认为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或任何有效的系统,都必须包含比所需信息更多的信息内容。冗余信息虽然理论上说是多余的,但又必不可少,因为冗余使得语言信息更饱满,更具预见性和交际性。实际上,电报信息就是采用精简冗余信息的方法得到的。电报中虽然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但由于缺乏冗余,交际性能差。语言作为人类的信息系统,需要包含足够的冗余信息,才能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英语语言中的冗余信息的认识过程。完型填空测试实际上。是通过人为降低语篇的信息冗余,来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越强,语言水平越高,对信息冗余度降低的容忍程度越大,因此可以说,完形填空考查的是实际上学生理解自然语言中的冗余信息的能力。当然,删除某些词后,语篇中应该保留足够的冗余信息来帮助学生还原已删除的内容。

根据它的理论基础,也就可以推出它要考察哪些能力,也就可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接下来的文章再继续探讨。

知愚宅主人2019年6月5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