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皮(文字版)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良心文学》

潮汕习俗七样羹

2022-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之牛

        正月初七,潮汕地区有吃“七样羹”的习俗。何谓“七样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素菜。小时候,母亲下厨,做成“七样羹”端上餐桌时,总对我们说,孩子们,吃“七样羹”,吃了有钱生。大概那时是想钱想多了,正月里挂在嘴上的“恭喜发财”说不够,初七了还再补上一句“有钱生”,变来变去,还是想发财。“好的,好的,我们吃,吃了发大财,妈,您要记得多下点油噢。”

        现在是妻子掌勺,秋牛总吩咐妻子,“七样羹”是素菜,不要下太多的油噢,真是时代变了,人的期盼和要求也都改变了。

        “七样羹,吃了有钱生”是母亲留给孩子们的菜谱和期盼,大概当父母的,都希望孩子们长大了有出息,赚大钱。虽然千家万户都吃“七样羹”,并不见得人人都发大财,发大财的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人。所以,也有人把初七吃“七样羹”说成“七样羹,吃了变后生”,后生是潮汕地区的方言,年轻的意思。并有贤人加以整理,提升到科学道理的高度来认识,说是正月里大吃大喝,三高不降,需要用素菜来调节调节。君不见,那广告词说的多好“今年20,明年18”,其实这骗人的话没人相信。

        “七样羹,吃了有钱生”,对百姓来说,是一种希望和期盼,在当今金融海啸的波及影响下,吃吃“七样羹”,期盼能帮着渡过难关。

        “七样羹,吃了变后生”,对那些大吃大喝,从上到下满身三高不降的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心里安慰,如果能天天坚持吃“七样羹”,谅必三高会降下来,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我们潮汕习俗这种“七样羹”主要有大菜(大芥菜)、春菜(小芥菜)、菠菜、厚合菜(百合)、芥兰菜、白菜和大蒜;也有人用萝卜、芹菜、葱等,根据口味,各取所需,而大菜、春菜、厚合菜、白菜却是主菜。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正月初七是我们人的生日,女蜗造物的时候,第一天,正月初一就造了鸡,第二天就造了猪,第三天就造了狗,第四天就造了马,第五天就造了羊,第六天就造了牛,第七天才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也是我们人的生日,称为人日,人日必须吃一种用七样青菜作成的饼食,往后没作那些饼食而直接吃七样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的习俗了。

        “七样羹”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却有一点相同的,就是有益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