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下午二点左右,突然间收到一则简友的私信,(我们是互相关注的友友)他的一篇新文章被成功地收录进了《Lp理事会推文专题》。但是,他很谦虚地提出,希望我就这篇文章,提出些许“指点”。
这个突发性的意外插曲,让我有点惶恐不安了。事实上,我本身也是一个简书新人。简书平台上,高手如云,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一无才能,二无名气,三无资历。我自个儿心里清楚得很: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顶翻了天,我也就是主菜边上,点缀着的一粒葱。我拿什么去装蒜哦?真是汗颜啊!
当我打开,这位友友入选的这篇文章,仔细地看过以后,感觉他的文笔确实相当不错。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举例妥当。
当然了,能够被专题主动采纳并收录的文章,一定是自有其特点的。这个道理,不用我细说,简书平台上的编辑,还是火眼金睛,挺专业的。
我要澄清的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写者。属于那种,在简书几十万的用户中,遍地可见的,一抓一大把,毫不出奇的写者。在这里,我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和多数常见的作者一样,也会对每日一更的新文,产生同样的畏惧心理。所以啊,如果有心的话,会发现这段日子里,我发出新文的时间在悄悄地往后推,推迟。文章的品质也是日渐式微,不复从前。
还是绕不过,这个老问题:吐出来的多,及时补充的少。我贫瘠的脑容量,毫无疑问的,被抽空了有限的内存。空荡荡的脑壳里,哐哐当当的,一无所有。我迫切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反思。做一个合格的写者,必须地“填仓”补救!。
同样的,我也常常会忐忑不安地纠结万分。纠结今天写什么体裁的文章?从怎样的角度去入笔?主题是什么?我所采用的观点,能否被大家伙儿接纳?
每一天,也有无数个为什么,在困扰着我可怜的脑袋。在我内存浅薄的脑门子里打转转。扪心自问,我容易吗,可怜的小蚂蚁。
尤其,当我在简书的平台中,看到了那些个不显山露水,真正致力于写作本身,耐得住寂寞的写者,品质高超的文笔和迥异于常人的妙笔生花。我居然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怀疑!
在这些个特别会写,善写,能写,把文章写得如同绣花一样细腻传神,如同电影的实时回放一样:画面、声音、质感,同步传神的老师们的大制作前面。我也会卑微的抬不起头。
所以啊,别看我嘴巴吧唧吧唧,挺会来事的,事实上,我也会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也会对自己缺乏自信。
在细细地咀嚼,反复地品味高手老师们的文章以后,我得出了以下的几点归纳: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一定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耐心和恒心,用痴迷不悟的执着去证明对文字的忠诚!而绝非为了什么赚贝,为了什么排名,什么名堂的虚名,劳心劳力,疲于奔命!
这个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煲汤。一锅好汤,在煮沸以前的水汽翻滚中,浮在汤面的那一层白色醒目的沫;总归在第一时间,直接就用汤勺子舀了,撇去了浮沫;再花上几个钟头,小火细细地慢熬,才能成就一锅好的,鲜美的老火靓汤。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呀。没什么好争执的。
请原谅,我就是一个直言不讳,有一说一的人。当然了,每个人写作的目的不同,我今天所说的话,不见得就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愿意,凭自己的能力赚贝,也是一个光荣。这个事情,就是一个人追求的方向不同了。
然而呢,我依然迷信,在脚踏实地的写作中,在时间的见证下,在夯实写作的基础上,适当的去考虑一点儿其它的问题。在兼顾写作的同时,略有些许简书贝的奖励,也是一种锦上添花。毕竟,人也是需要社会的肯定的。
但不能执迷于为了攒贝,而去赚贝。这个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老生常谈了。
我自己寻思呀,既然决定写作了。无妨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安心地去写。蒋坤元老师说的:沉得下河底,才能采得到珍珠!我觉得,对极了。很有哲理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