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孩子之前的种种表现,都是安全感没建立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安全感”这个词经常被提到。
而且,“谁谁谁缺乏安全感”也被经常挂在嘴边。
那么,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又需要哪些因素呢?
在《心理营养》这本书中,我可算找到了答案。并且,对于孩子小时候的一些行为,也表示终于理解了……
首先,林文采博士提到:“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
培养孩子安全感,除了良好的父母关系和妈妈稳定的情绪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
也就是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事情,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学习、累积经验、获得自信。
如果过度保护,反而是给孩子的安全感减分,因为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的“自我怀疑”:一旦没有你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不行了?!
所以,回头想想,我虽有时会无奈地“随他去吧”,但也勉强应该归于放手的初级阶段吧!
其次,在家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曾经遇见过的当时还比较让人困扰但后来随着孩子长大又消失了的一些“行为”,现在也弄明白了。
以姑姑家的妞妞为例。
在哥哥出生之前,宝子姑姑家的女儿当时有两岁多,经常喜欢跟着我和小哥。
小姑娘聪明灵气,又肉乎又漂亮,特别招人喜爱。
白天,跟家里人玩儿得都很好,谁抱都可以,就是睡觉之前,必须要用牙咬妈妈的一件旧睡衣,边咬还要深情地说:好香呀!。
我当时很不解,还觉得这样不卫生,想给她弄走。记得小哥说,没事儿,应该是“大姐”经常出差,孩子缺乏安全感吧,长大就好了……
果然,当妞妞上幼儿园以后,慢慢地就不再咬那件睡衣了。
现在看来,当时小哥是理解妞妞的,那件旧睡衣,是妞妞面对“害怕”时的“安慰物”,作为妈妈不在身边陪伴时的替代品。
林博士在书中提到:“一般来说,那些柔软、有毛、有妈妈或者自己气味的东西比较容易成为安慰物。
有些安慰物很容易被发现,有些却不容易察觉……”
是呀,宝子同学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他自己说的),现在睡觉依然要抱着他的“小狐狸”(一个毛绒玩具),并且小狐狸已经被抱了两年多了。
如果小狐狸不在床上,那肯定是满屋子扒拉也要找到,必须把它抱在怀里才能安然入睡。看来,这个小狐狸也是宝子的“安慰物”。这两年,宝子读了小学,离开了一直照顾他的奶奶,跟着我们搬到离学校近的房子住,然后又搬家,哥哥读了高中,我和小哥工作又忙……小家伙应该是在小狐狸的陪伴下来缓解自己的一些情绪的。
那么,就慢慢等吧,等到宝子安全感足够了,就像姐姐一样,就会和旧睡衣或者毛绒玩具自然分离了。
还有哥哥,现在倒是人高马壮的了。
在刚上幼儿园的一段时间里,特别喜欢捏身边人的耳垂。我很不解。
但也没有干涉,后来在不知不觉中,他就“戒”了。
现在看来,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并且,我还学习到了“过渡性重要他人”这个名词。
原来,很多孩子都会把某一个东西当成他重要的依恋物,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就是“过渡性重要他人”。
我们都知道,“重要他人”是孩子的父母,或孩子自己选择的额能给他安全感的人。
但是这个“过渡性重要他人”却不是指人,通常是“软软的、毛毛的、温暖的”物品。它常常替代重要他人让孩子获得温暖和安全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物。
当然,随着孩子安全感的足够,也会自然消失。
只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的情绪是否稳定,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融洽、稳定、安全。这两点做得越好,孩子吸收的安全感越足,这种需要“过渡性重要他人”的行为也会越早消失。
最后,对于孩子吃手吃到红肿还不停的情况,家里的孩子虽然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也见过邻居家的孩子有这样的。
原来这是孩子缓解“焦虑”的一种办法。而这种焦虑,可能是来自孩子自身安全感不足,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养育人的焦虑的传染。
孩子完全是一面反射我们自身情况的镜子,如果孩子有焦虑的表现,养育人十有八九也是焦虑的。当我们已经焦虑还没有察觉到时,看看孩子的情况就能来判断……
写到这儿,突然特别感动,孩子真的是我们生命中的天使。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选择我们做他的爸爸妈妈,真的是天赐的礼物。
那么幼小的躯体,却有着神奇的能量,和我们“联结”着,引导着我们不断去做个更好的人……
此刻,宝子刚弹着吉他唱了我最喜欢的《后来》,虽然有些小紧张,但是句句在调,感情充沛,让我受宠若惊。
好吧,虽然接下来的他又开始对着打字的我张牙舞爪“练猴拳”,我也能选择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