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显人性 - 草稿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lhkj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级 梁淑妹
人性究竟能否经得住考验?
伴随着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让我回想起之前看的几部电影——《釜山行》《流感》,这一类在所有人面临同样的威胁生命的灾难面前,既有自私自利的丑恶面貌,也有温情感人的画面。不管怎样,我们应该理解,毕竟自我保存是人性的第一位。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一个说法:“普天之下皆为利来、普天之下皆无利往。一个人展现出善的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认为展现出善的一面对自己有利,一个人表现出恶的一面也是如此”。我看到这句话时,有些兴奋,因为这和我之前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仔细考虑一下那些善良的行为并非都是以对自己有利而去做的。现实中因为行善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对于善行我们并不能像上面的说法一样一概而论。
针对人性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断绝。从孟子的“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到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再到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本恶”,统治者可以为实现目的不择手段。自保是人的天性,至少在人类基因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在重大灾难面前,为保住自己性命而做出有背道德的行为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本性必定就是丑恶的。
人性本来就是十分复杂的范畴,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极其丑恶的一面。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展现出的人性更是复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分析就能做出判断。行善的人不一定是性本善的人,作恶的人也并非性本恶。所以企图通过现实的考验来判断人性并不是非常恰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