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和财富有关系吗?
梁武帝修建了好几百座寺院,资助了不知多少僧人,抄写了不知多少经书、念了不知道多少遍佛号,显然梁武帝有些居功自傲了。
问达摩祖师:我这功德无限,能享天人之福,永得富贵了吧。
谁知,达摩曰:无功德。
小梁沮丧至极回达摩:我做了这么多善事,无功德?你说,怎样才算有功德,有福报。怎样才能永享荣华富贵。
达摩曰:你这是人间福报,不究竟,虽然在人间的因果律上能得到一点好的回报,但终究是无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真正的功德是 从"心"出发的。
这颗心是一颗宁静的心、慈悲的心、平等的心。
由这颗心原本的特质生发出的行为才是"行善",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知"我更愿意翻译成"良知",也就是佛家的"本心"、道家的"道心"。对一件事、一个人,从良知生发,必然是合理的、仁慈的,拿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最有效率的。
从"良知"触发的行为是没有:一个行善的人、需要帮助的人、帮助的具体行为细节的。
就好比下水救人的英雄,上岸采访他,大多的回复都是:当时什么都没想,也来不及想,就做了。实际当时那个情境下,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无我)、不去知道对方是谁(无他)、也不知道当时采取的救人措施合理不合理(无过程)。但良知却发挥了最大的效用。
显然,小梁同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行善,做好事,要有回报",而且需要得到比现在更多的金银财宝、荣华富贵的局限认知上。
也好比,右手帮忙按住受伤左手的这个过程,右手不会认为它自己地位高,也不会考虑左手该不该救,更不会去分析救完左手自己会得到什么恩典。全部过程完全是自然生发、良知使然。
行善和钱、好报并没有强相关。
而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当下的这个"心"是不是平和的。觉察有没有怨恨?有没有抱怨?时刻提醒自己”致良知“,这本身就是行善,至于有什么回报,我们也不去管,不去期待,一切顺其自然,反而是最好的安排。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280129的莲花生大士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