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一)
某个双休日我布置学生去写一篇作文,周一回来后上交。我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了班级内两篇相似度极高的文章,因此,我就用某几句话搜索了一番,果真都是抄袭网上的。在班级上课前,我旁敲侧击希望抄袭作文的同学能主动来向我说明情况,并规定了截止时间。但这两位同学并没有主动来向我说明情况,直到我说要家长来时,才肯主动过来和我说明。
抄袭网络上的答案和作文,一直是我从教以来最反感的事情,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两位同学在我的质问中,妄图说谎来掩盖抄袭作文的事实。在我拨通家长电话时,两位才承认自己的确是抄袭网上的作文,都是借助手机这一通讯工具。我的指责声中,两位学生都涕泗横流。几番交流后,原来她们害怕的并不是我的责骂,而是家长的打骂。
两位学生的妈妈也都很配合的来校,与我一对一交流,对手机使用更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校教育只是孩子受教育过程当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父亲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老师,是学校教师所无法取代的。因此,父母的监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位学生的妈妈也表态,今后一定会加大监督的力度,民主交流,有的放矢,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两位父母走后,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顺利解决了,即解决了两位学生的抄袭事件,也达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在一段时间内,我相信应该是不会有学生再胆大抄袭网络答案,事后的作业也证明了这一点是对的。
但近日在特级语文教师赵群筠的一篇课堂实录中,看到了以下内容:

我是不是当时做错了?我的做法是不是缺乏了温度?有没有伤害到两位学生的自尊心?这一些列的问题自然而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对待学生还是不够耐心,还是不会用最合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可是于事无补了,事实已经造成,如果两位学生有所不满,也希望两位能从心里上原谅我。
教育,要慢慢来,千万不要过激。教育,要静下心来,要保持头脑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