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宋词大盘点:你所不知道的宋词

2016-11-30  本文已影响638人  星星fighting
林玉玫《宋词背后的秘密》

说起宋词,仿佛近十几年的人生当中都有她的身影。

读高中的时候,每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文中都少不了宋词,考试不仅有诗词填空、诗词赏析的固定版块,甚至作文都偏爱拿宋词命题。印象中至少有三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根据一首词来写一篇自主命题、体裁不限的作文,其中就有欧阳修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和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虽然那个时候也爱宋词,但更多的情绪可能还是畏惧,毕竟有考试任务在身,压力山大。

直到后来没有了考试,翻看宋词不再是负担,而是闲暇时光的享受,我便大大地爱上了宋词。在广州读书的时候,和朋友逛“南国书香展”就买了一本《宋词三百首》,一直放在枕边翻阅。参加工作之后,有段时间我专门用一个小本子抄写诗词,后来还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来单位挂职的新疆朋友,也算是一片小小的心意吧。

我的诗词抄写本

虽说接触宋词也有这么多年,但基本上是零零散散、断断续续、一首一首地阅读,有些还不求甚解,只是单纯地品咂文字之美,所以对宋词的认识和了解仍然相当浅表,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最近有幸读到台湾作者林玉玫女士的《宋词背后的秘密》一书,感觉一下子打开了全面认识宋词的大门。如果说之前读宋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宋词背后的秘密》一书就不仅让人看到森林的全貌,还能看到森林中的各色植被,不管是参天大树还是隐蔽的小蘑菇,都悉数展现。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国学经典的解读,采用的是非常现代、通俗、风趣的语言,即便是初次接触宋词的人,也能毫无障碍地阅读下去,可以说是认识宋词的通识读本。

《宋词背后的秘密》一书不分章节,而是以设问分篇,每一篇的标题都是一个问题,内容则是通过解答问题来介绍关于宋词的各种小知识。每一篇之后还有相关的延伸知识,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这些问题不仅包含宋词的发展历史、章法布局等专业知识,还有“金曲排行”、词人八卦等花边趣事,兼具专业知识性和趣味性,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一)专业知识性:关于词的一切

《宋词背后的秘密》可以说是宋词小百科,全方位展现了宋词的面貌。比如: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因为词的起源和当时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词是用来配合曲子而唱的。称为“倚声填词”,所以“作词”也叫“填词”。不过发展到后来,词也渐渐脱离曲的束缚而独立存在,或者是先有词再谱曲,跟现代音乐中词曲的产生方式别无二致。

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相应的,词牌名就是曲名,一个词牌名的诞生可能跟一个有名的美女歌伎有关,比如《虞美人》就是指虞姬,《昭君怨》就是指王昭君;也可能跟民间故事有关,比如《鹊桥仙》就是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还可能跟特定的对象有关,比如《女冠子》指女道士,《醉公子》指醉酒的男子。当然也有跟字面意思反差很大的词牌名,比如《千秋岁》是用来悼亡的,而不是祝寿的。总之,一个词牌名的诞生之初是与词的内容有一定关联的,但发展到后来,就没什么关联了,词人选择某个词牌填词,大多只是因为喜欢这个曲调而已。

韦庄《女冠子》

词为何会在宋代兴盛起来?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两个原因。其一,词经历了唐、五代的孕育和发展,到了宋代已经是自然成熟阶段。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跟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关,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害怕武将拥兵自重,于是鼓励他们蓄养家伎,于是饮酒作乐听歌唱曲的活动大大增加,对词的需求量也猛增,自然激发了词人们的创作热情,词就在宋代繁荣兴盛起来。

还有其他诸如“什么是‘以诗为词’?诗、词、曲的差别是什么?”等各种与词相关的专业知识,作者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答。别看读起来轻松,实际上作者下了十足的功夫,读了许多与词有关的史料和著作,才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作出回答。

(二)趣味性:关于词人大咖的故事

宋词舞台可谓大咖云集、星光璀璨,随随便便就能说出一串人名来。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柳永、秦观、岳飞、李清照、周邦彦……他们的经典词作也早在课堂上就背得滚瓜烂熟。不过,对于词作者,或许我们了解得并不多。每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每一个词人背后都有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前面也已经提到,作者林玉玫女士广泛涉猎各种与词有关的史料、著作,深入挖掘每一首词背后的故事,给读者展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词作家,这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小故事也增加了宋词的色彩,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一首词的内涵。

比如,苏轼的名篇《破阵子·密州出猎》的写作背景是:宋神宗推行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遭到排挤,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于是苏轼干脆自请调离京都,到密州担任太守。这首词就写于某次密州狩猎时。“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了苏轼年富力强、敢于战斗的豪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道出了苏轼渴望得到重用,为国杀敌、排除忧患的决心。

苏轼的一生波澜起伏,总共经历过三次严重的贬谪,而且一次比一次被贬得远,最后一次被贬到宋朝边境儋州(今海南)。即便如此,苏轼却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改善当地的教化,让蛮荒之地逐渐充满文明的气息。

还有周邦彦所作的那首《少年游》,背景故事更是奇特。相传周邦彦在京城名伎李师师家时,宋徽宗突然驾临,周邦彦躲避不及,只好藏在床底。宋徽宗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橙子给李师师品尝,还与李师师对坐弹琴唱歌,并在李师师家留宿一晚。周邦彦只好在床底下藏了一晚,第二天等皇帝走了便把那晚的经历写成了《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无比心大的李师师还把这首词唱出去了,结果传到宋徽宗耳朵里,皇帝一怒之下把周邦彦贬出了京城。几天之后皇帝又去找李师师,得知李师师给周邦彦送行去了,便问李师师,周邦彦是否有新的作品,李师师就唱了周邦彦新作的《兰陵王》,结果徽宗非常喜欢,又把他召回京城,当了乐官。可见周邦彦的命运都与词作息息相关。

读完《宋词背后的秘密》,你会发现宋词背后有那么多丰富而有趣的知识,在了解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读宋词,感觉会大为不同。一首词不只是几十上百个讲究平仄音律的精美字词,而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故事,就像品尝了一杯醇酒,余味格外悠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