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反抗联盟

叨叨念|孩子安全长大到底要经过多少劫

2017-10-02  本文已影响235人  船长戚戈XGeek001

转载请注明源自叨叨戚。更多见链接:叨叨念|《生活方法论》之生命优先级管理

有补充的意见或建议,请在留言里跟帖

震撼|你知道中国是青少年自杀第一大国么

创建并持续改进你的生命质量管理清单

链|犀利激愤的言辞掩盖不了自己的逃避失职

案例|《悼念我的弟弟》-苏外学生的自杀事件

为人父母是一个性命攸关的事情,可是没人持证上岗
此文献给我的宝贝孩子,和全天下的天使。愿你们一生安全,健康,快乐

刚开学不久,就有关于学生自杀的一些统计((链接)刚开学不久,就有十起跳楼,文中提到,据上海市教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相信,死亡才是解脱的唯一方式呢?)徐州10岁女孩喝农药自杀

叨叨戚核电出生,优先级管理意识根植于心,研究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持续发生,很是着急。更要加快《生活方法论》及其配套平台的推进。

为人父母是一个性命攸关的事情,可是没人持证上岗

前不久,福建女教师赴日自杀,反映了关注心理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几个月前青少年自杀游戏("蓝鲸")进入中国,带来了恶劣影响。利用父母的大意,青少年的不成熟,压力,不满,独立和反叛,从小任务做起,让他们建立起【激进】的独立,自主和挑战的习惯,有意识的与父母和周围人对抗,严重的就会陷入病态的寻求刺激甚至赴死。

处了常见的交通,落水,过失,与垃圾人冲突,吸毒等生命风险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还有以下易被粗心父母忽视的风险。

突发风险

幼儿懵懂时期的特别风险(拐卖,性侵...)

心理素质较低导致的突发风险。如被批评。

被冤枉,如早恋,想不开

被危险刀具等失手误伤

一念之误,如偷窃被抓,羞愧想不开

医疗事故

校园欺凌

遭受突发欺骗,如被骗9000元报名费自杀

饮酒失控过量(不知自己安全底线)

失恋或殉情

游泳抽筋(不会游落水不归此类)

无谓的反客为主伤害类(好奇看车祸被撞死,江女为刘鑫遭其前男友杀死案)链接:反社会型人格辨别清单

优秀晕轮效应掩盖的过于自我(江歌暗杀人的陈士峰,和刚发生的高三第一名刺死老师案)

堕胎(女孩)

......

慢性长期风险

自卑

孤独

陷入骗局(诈骗短信)

陷入传销和灵修

陷入财务陷阱如现金贷

自杀类游戏的误导

学生贷逼贷

慢性心理危机(去日本自杀)

同性恋等反常规压力

接触了错误群体,形成悲观心理

性侵和猥亵压力(台湾自杀女作家)

这届父母的责任

父母的责任,在于为子女构造一个足以让他们自由翱翔的精神和物质宇宙。

这一届父母大多是糊涂带出来的。但是,这不是可以逃避承担父母责任的理由。因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

需要终身学习。构建自己的系统认知体系。成为孩子的榜样。

与其是为了教好孩子,不如说完善自己的不足和缺漏。

很多成人自己都处于心理危机中,需要自我救赎。

比如基础求生保命技能,如游泳,比如安全状态下测试酒量高限,比如定期家庭安全学习和演练(消防,急救,防骗,防拐,逃生...)比如心理调适.....

生命和生活优先级管理

叨叨戚《生活方法论》把生活按照优先级分为诸以下要素:安全,健康,养成,人际,财富。其中安全最重要,按照2080原则,需要投入80%的精力放在占20%的安全问题上。需要系统学习,演练和防范。

而安全里最重要的又是心理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