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精准阅读来解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感受愚公难能可贵的精神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解寓言主题,学习民族文化精髓。
教学过程:
一、三番思量品鉴愚公之“愚
1.复习导入。
(1)检查几处语句的朗读。
(2)明确本节课主要任务:品鉴人物、领悟寓意。
2首虑目标任务。
(1)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寻找原文内容作答。
屏显: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目标如何?他要移走的山是什么样的山?
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里,高万仞”
(2)学生作答后,教师进一步指明:愚公虽有坚定的信心,却也实实在在面临着巨大的程总量压力。
3.再量人力物力。
(1)学生带着问题跳读文本,寻找问题答案。
屏显:宏大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撑,愚公所能倚仗的人工和器械都有些什么呢?
明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壮劳力三人,一九旬老翁,一换牙小孩,所使用的工具为只能“叩”“垦”之具,运输土石靠“箕畚”,要移走王屋太行二山,看起来的确像天方夜谭。
4.三思地点行程。
(1)学生带问题寻读,然后回答。
屏显:挖出的土石需要地方堆放,愚公家人想到的地点在哪?这个地方离愚公家远近如何?
明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教师提问:路程太遥远,这样下去,移山真的像是疯人的梦呓,但愚公移山的举动真的愚不可及吗?他又凭借什么坚信移山目的能达到?
预设答案:首先,愚公有坚定的信念——“吾与汝毕力平险”;其次,愚公更有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他的发展眼光“秒杀”智,原来他是大智若愚,他才是真正的“智”叟。
二、两相比较,昭示智叟之“智”
1.愚妻与智叟之比。
(1)选读文中两处对愚公移山提出质疑的文字,比较人物的真实内心
屏显:智叟和愚公之妻的话,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他们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相同吗?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语气较轻,语含关心,她不反对移山,只是表明自己对移山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的疑虑。智叟“甚矣,汝之不惠”是在严厉责备;“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语含轻蔑,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就是赤裸裸的嘲讽讥笑了。
(2)指导学生明确:愚公之妻,赞成移山,关心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智叟,不赞成移山,处处语含讥请,认为愚公实在是自不量力,愚不可及。
2.愚公与智论战。
(1)指名朗读第3段,品读二人的语言深意,感受二人的思想差异。
屏显:
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倚仗的条件?评价二人的思维方式。
预设答案:智叟:“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他看到的是愚公“残年余力”“山万仞”。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他看到的是自己“子又生孙,孙又有子”,子孙无限,山却不会增长。智叟鼠目寸光,用静止眼光看待事物,愚公大智若愚,用发展眼光看待事物,因此,同一事物,在他们眼里截然相反。
(2)齐读结尾,用结果来验证二人的论断谁是正确的
屏显:
寓言的结尾如何安排?这样安排合理吗?
预设答案:“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朔东,一厝雍南”天帝被愚公精神
感动,出手相助,达成愚公心愿。这样安排,虽有虚幻借助神力达到目的),却也符合寓
言的体裁特点,切实验证了智叟真愚和愚公真智。
(3)归纳本文的寓意。
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
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三、一场颁奖,夸赞愚公之“伟”
1.语文活动,拓展文本。
(1)创设情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举行,愚公当选“感动中国年度十
人物”。作为该活动推举委员会的一员,请你为愚公写一则颁奖词。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写作和交流,并在全班展示成果。
屏显:
1.他已是90岁高龄,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完全可
以选择自己搬家,但他还想的是大山给所有人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造福了多少子孙后代,他用他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2.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顽强与坚毅战胜了自然,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向我们展现了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3.他带领子孙赢得了难得的胜利,而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移走了两座大山,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对人生坚毅顽强的生活态度融入到移山事业中,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移山的艰难,更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坚持的魅力,他希望他的子子孙孙和他一样,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这种坚定出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
2.归纳总结,结束全课。
师生一起小结全文的学习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结束课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