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管理四板斧
公司一直在强调要注重基础管理,其实我来公司时间并不久,但是听到要注重基础管理是一遍又一遍,分公司强调,总部运营强调,包括梁总也是多次在朝会上重点强调,基础管理这个词一直萦绕在耳边。不同层面多次强调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确薄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控。
基础管理之所以称之为基础管理,是因为这些工作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我们常说的6S管理。我们安得自己的基础管理稽查表总共33项,人的认知逻辑里面,重点如果超过三点就会变得记忆困难。这么多的检查项怎么记得清楚呢,所以这33项要分到具体的人那里。
基础管理的难点在哪儿?难点在工作事项的人工参与度太高,评价标准也偏主观,如果员工的行为一旦偏离工作标准的要求,结果累计起来就很糟糕。我们的城配业务不像电商的作业场景,流程是固定死的,标准也是死的,错就是错,会被流程环节标准和设备校验给卡死,不会给你犯错的空间。基础管理的难点在人,重点在员工的职业习惯养成。
如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如何养成员工的6S管理习惯?思路就是通过过程管控来导向我们所要达到的基础管理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99749/9008eef31d116069.png)
一、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目标包含三大块:责任人、时间点、事项。目标设置需要明确的清单,类似火车的卫生检查表。关于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每件事要分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判断标准要清晰可一衡量。事项的作业时间、频率也要明确。仓储基础管理现场稽核表的33项内容要分门别类,哪些是天天做,哪些每周做,哪些看到就要做,哪些决定不能做,都要进行拆分细化。
二、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结果。监督就是要确保目标的落地情况,不然所有的制度流程都只是纸上的,谁来监督这个事项的执行落地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心经理一定要亲自参与进来。团队的leader如果不重视,基础管理是不会好的。魔鬼都在细节里,一个中心经理自己的办公桌都乱七八糟,桌面一摸一手黑,这个中心的基础管理一定好不到哪儿去。
三、非正式培训要加大频率,正式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培训结果测试,培训不能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培训目的的培训就是浪费时间。非正式培训要针对基础管理检查的情况做回顾,那些做的好,那些做的不够,当场就要指出来,每日的早会一定要对前一日的情况做回顾,形成每日的非正式培训习惯。
四、基础管理考核要把基础管理检查结果的相关内容作为人员考核的一部分,依据就是检查清单所反映的检查结果。基础管理工作不合格的要警告,连续不合格的员工要予以淘汰。成果出色的员工要予以荣誉和物质奖励,通过考核激励,驱动员工养成良好的基础管理习惯。
通过以上的四个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基础管理的良好习惯就会形成,进入一个良性的自循环状态。执行员工对事项和标准清晰明确,监督人依据评判标准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对相关不到位的事项进行形式灵活的培训,将整个基础管理执行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的,调动员工对基础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把导向结果的过程中各项环节都把控到位,结果一定是理想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99749/7c2dd65c735e4d50.png)
总而言之,基础管理可以等同于6S职业习惯的养成,中心经理要重视思想宣贯,手段上要定目标、严监督、做培训、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