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
我刚记事那会儿,每天还没有起床,就能听到室外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大喇叭一响,整个住宅区几乎都能听到,不知是喇叭功率太大,还是住宅区太小。跟着大喇叭我学会了很多歌曲,有些歌曲到现在还会哼唱,尤其是语录歌。
喇叭一词汉语解释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乐器唢呐;有扩音功能的扬声器;“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的喇叭,指的是军号。
喇叭的宣传作用,历来被人们重视,影视剧中战地喊话,敌占区游行宣传,这些声音传播,离不了喇叭。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谁家也买不起收音机,于是就有一根铁线连到沟沟岔岔,社员们家家户户都安上小喇叭,寂静的山沟里有了各种声音。
在小喇叭基础上,各个生产队都安上大喇叭,这回不仅是在家听,在室外干活也能听。这时候小喇叭也有升级,淘汰掉了原来的铁线导体,将广播的线路接在电线的零线上,传播质量好了,又省下一条专用线路。小喇叭不时会发脾气,就是接触不好,喇叭声像人哑了嗓子。这时只要往“地线”上浇点水,声音立马就好。当然,这个东西也有风险,我记得有一次去捏那根零线,忽然间麻了一下,据说是混电了,重则可以把人电得翻白眼儿。
我下乡时农村的小喇叭还在尽职尽责,公社建有广播站,专职的人管着,固定时间播放。大队也有广播站,用于下放一些通知。
有点年纪的人都听过倪萍的“天气预宝”:社员同志们注意啦哈,这个山东省荣成县寨子沟公社刘家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送天气预报,哈。这个明天头半晌儿阴有小雨儿,后半晌儿就变天了。南风转西北风7-8级。这个凄凄沥沥的小雨儿夹着嗖嗖的西北风,今儿刮,明儿刮儿,后儿还刮,一直刮到下个星期六......四队的张富贵,你好声听着,哈,你这回儿把你那七个孩子都数够数,来阵儿大风把孩子给你卷跑了,咱说实话,要是真能卷到外国去,哈,像卷到日本,卷到美国,咱孩子也算出去留个洋,哈。 你说要是卷到半道儿上,风停了,孩子掉儿海里去了,再难听的话我就不说了。”这就是农村大队的广播内容。
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有了改善,半导体收音机开始普及。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分田单干,集体经济解体,大喇叭小喇叭悄无声息地没于尘烟。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大喇叭又回到各个村庄。
当然,现在公用喇叭相对较少,各种私用喇叭却如雨后春笋。大型商场广告,小商小贩叫卖,流动售货车串街,离不了喇叭。一些广场舞的超高音响,虽然不叫喇叭,但是作用一样,被广大市民所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