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在重读文章《一个概念秒杀所有学习方法》后,猛然惊醒:自己读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并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只是获得一点启发感。这是因为我并没有行动、反馈、复盘,当然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综合来说,这就是自己过不好的原因所在!
笑来老师说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很简单:
看他的操作系统里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
看他的操作系统里那些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之间,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关联。
要做到聪明离不开对概念进行心理表征的训练:
1.找导师
2.找关键词
3.构建关键词心理表征
4.关联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5.刻意练习
6.复盘
训练心理表征,就是产生画面,关于xx的画面。比如聪明,笑来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何为聪明,那关键词是什么是必要、正确、清晰,即哪些概念是必须且正确、清晰刻印在脑海中,并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写到此,联想到笑来老师讲了52个概念,自己并没有建立有关这些概念的心理表征,更别谈把52个概念有效链接起来。
从这点来看,以前的学习只是得到了一点启发感,或者说,自己一直都在尝试寻找高级的学习方法,却未意识到高级的学习方法就在眼前,再进一步,即使自己找到了,也可能因懒惰等各种原因而未行动。
因为不理解“真正的学习,只有发生在行动之后”这句话所要传达的真正内涵。
这也是自己不明白自己学习的动机与目的,并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所造成的后果。
想清楚了这点,今后的路该如何走须事前分析,再不能等事后再去反思,因为越是重要的决策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事后反思、复盘也是为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怎样才能学会这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呢?
人的欲望产生需求,由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行为。按照系统思维来讲,输出是行为,为了让行为的结果朝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就要在输入上努力:对动机以及目的两个概念建立心理表征,以对动机有清晰、正确、必要的理解,防止错误的动机控制自己。
另外,想要在事前想清楚,就必须对思考定义清楚,而思考=理解+分析+表达。而想要表达做到结构化输出,就必须在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做到结构化。
《如何阅读一本书》能够有效提高理解能力;《快思慢想》就是让我们理解人的直觉为什么会犯系统性错误,以及如何理性决策;《超越智商》、《决策与判断》等书是告诉我们如何理性分析、判断、决策。
系统思维是让我们如何改变输出结果,训练出专家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让输出决定输入,减少我们想到什么做什么这种非理性决策的一种好的思维模型。
这是今后的学习方向与计划,也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学习动机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