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钱大多多多多

今天上课又想起了前几天跟学生小蔡的事情,突然觉得这个过程和抛多球的感觉很像。David请我们专注地看着圆圈里的人,好像用目光在雕刻他一样,眼中只有他,没有别人。我发现那天自己就一直关注在小蔡的身上,再具体点是关注在他的“负面”行为️,他做什么都能在我这引起轩然大波。

排队的时候,还没让他们进去, 他哐地把门推开了;我在圆圈里跟别人说话,他朝我推了一把椅子过来;我跟他理论, 他把耳朵捂住……这些行为在我眼里都被雕刻成了一个故意破坏环境,屡教不改的形象。在螃蟹告知我那些话(前情回顾:他跟螃蟹说,觉得自己被批评了,这节课不会好了),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看见孩子,而是被自己执着的焦点锁定了。

David带我们同时抛多球,当一个人的焦点过于集中在某个点时,他是很难接到来自于其他方向的球。在这件事上,我显然只盯住了一个球。后来再仔细想想,他在门口推开门后,看了我一眼,其实是想帮我开门,只是用力过大;他朝我推来一把椅子,其实是看到我蹲在地上讲话;他捂住耳朵,是因为感觉到挫败……我是丢掉了多少个球啊!

今天课程里我的心态有了不少的调整,在“发球”前, 先完全接收孩子,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他们的行为下面又藏着些什么。他们在用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如果大家真的觉得课程很无聊,那聊天的反应真的是太真实的状态了。

再说另一件事,是我在《终身幼儿园》里书里看到的一个观点,里面提到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修补思维。修补思维意味着并不期待完美的计划,而是了解事情的成型是需要一个不断打磨的阶段的,在初步的基础上去实验,调整,再实验,不断地试错。这也好像是在抛接球,是在与项目或者我们的创造不断对话的过程,抛出去,接回来,再抛出去,发出一个声音,再听一听来自世界的回响。而期待完美计划会限制创意的成长,如果它已经完美了,又怎么还会有下一步的生长呢?更何况,完美只是个幻想。下一秒的世界跟这一秒的世界就不同了,所谓合适也只是此时此刻的合适,接着就要等待下一个不平衡的产生,在给予与接收中,大道下一秒的平衡。

在教室上课便更是如此。不断倾听学生的声音,他们想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现在有什么,听到这些声音,然后从里面生长出新的活动。当然,它在下一刻又将是不平衡不恰当的啦,它会生长也会凋谢,这样的过程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