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精进的医生
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正脱衣服打算睡觉的时候,一缕月光照耀了下来。那一刻,他被这“床前明月光”深深吸引住了。

他情不自禁地披上外衣,推开篱门,但如此良辰美景,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的话,岂不是太无趣了吗?

苏轼想:我还是去找一个能够一起游乐的人吧。一念及此,苏轼便漫步到承天寺,寻找那个能够在深夜里陪同自己欣赏月色的好友——张怀民。

当他走进承天寺的时候,发现好朋友也没有入睡。他很开心喊到:怀民,咱们一起去赏月吧?于是二人在院中闲庭漫步,谈诗论赋。

月光照耀在庭院里,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外衣,庭院看上去好似积满的清水一样清澈透明。竹影斑驳,映照在庭院中,看上去,宛如纵横交错的水藻、水草一样,实在是太美了!

苏轼不禁感慨道: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到可以去欣赏月色的人罢了。

苏轼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四个年头。苏轼和张怀民这两个被贬谪之人的赏月大会,表面上看上去是在欣赏月色,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两个失意之人因失眠聚在一起分担悲伤的聚会呢?

此时怀民因为政坛风波被贬黄州,他伤心落寞、辗转难眠,一如当初的苏轼。面对朋友相同的遭遇,苏轼主动邀他月下漫步,并用温柔的言语,给了对方最大的宽慰。

苏轼的一生就如一叶浮萍,不断地被贬谪到偏远荒蛮之地,经历了无数的不幸与磨难。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知道失意朋友内心的痛苦和所受的煎熬,无论境遇几何,他都保持着内心的这份对朋友慈悲。

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磨难后就会明白:人生荆棘遍地、道路险且阻,只要往前走都难免受伤。真正通透的人,见过了人世百态,看尽了众生疾苦,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怜悯。因怜悯而生共情,由共情而生慈悲。对朋友更是需要有一颗慈悲心,让他在痛苦不堪的时候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苏轼肯为失意的好友花时间,愿意去安慰和鼓励他,这赠与朋友的礼物是自己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这是一个人能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请珍惜它吧。真正的友情能经历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人与人关系的距离,不是用距离丈量,而是用感情衡量。有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而有的人远在他乡,却近在眼前,与自己真正在乎的人,请常常保持联系。不是图方便,而是因为他们值得额外的付出。而是和他们在一起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灵魂上的默契。

想要什么样的朋友,就先要成为这样的朋友。有时,关心比正确更重要。我们不是总需要智慧的建议,而是一颗聆听的心。如果朋友陷入麻烦或者遇到困难,不要去问有什么可以做的,而是看看有什么你能够帮忙的然后做就可以了。幸福的友情不仅仅是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而是在一起经历生活的艰辛后,你仍然对他怀抱着最美好的情谊。你仍然可以在朋友一无所有、筋疲力尽、千疮百孔的时候不离不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