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行动的艺术》听书笔记
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掉,大卫就诞生了。”
《明知行动的艺术》听书笔记我们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受到各种思维误区的干扰,最常见的包括:
专业知识带来的思维局限性,对数据和事实真相的天然排斥,
不自觉地高估他人与自己的感官一致性,
因为投入的成本从而人为拔高一件事物的价值认知等等。
关于专业思维惯性
由于我们每个人都饱受专业偏见思维的影响,所以这种情况下,请在自己的专业思维模式之外,再多加几种额外的思维模式。
看起来丝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可以让你养成多样化看问题的习惯和视角,使自己的思路更开阔,从而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的专业思维惯性,盲目自大或迷信自己。
“虚假同感偏差”,就是说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别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我们总是喜欢情不自禁地推己及人,觉得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肯定和自己的一样。
方法:
首先,在重要行动之前,千万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对方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套感觉判断体系,而这种体系可能是跟你完全不同的。做行动决策的依据一定基于大量的预先调研,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各方的需求或要求,否则,你的行动可能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和意外。
其次,在行动过程中,还要时时搜集对方的感受反馈,并且,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做好随时调整行动方向的心理准备。强行推进,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还要养成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于那些跟我们想法或感受不一样的人群,不要先去怀疑甚至指责,应该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做到了这些姿态,也许他们反而会与你合作愉快。
4.约翰的这种行为,被作者总结叫做“劳力辩证现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甚至付出了痛苦,那么你就会对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愈加看重,并且非常享受这种结果带来的成就感。换句话说:我们会因为在一件事上已经付出的努力,就把这件事的价值进行人为夸大或提高。
所以,我们在了解上述现象之后,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一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去保持清醒,理性地分辨一件事物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在行动之前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一件事情的价值,到底是因为它本身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还是只因为你在它身上已经花了过多努力,导致你不愿割舍。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抬高一个人对于价值的估计,你也可以适当地吊吊对方胃口,让对方不那么容易获得,那么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也许会变得大不一样。
本书讲述了四个在决策和行动中常见的思维问题。
第一,我们对于具体的人,会更加敏感。这是因为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都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所以一旦聚在一起时,我们对其他人的感受有着天生的敏感。然而对于数据和真相,我们无法体会它们的温度,因此总会不自觉地出现心理排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重大决策时,要特别提醒自己,务必探究和重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不要盲目陷于感性陷阱。
第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形成专业思维偏见。我们总是试图用自己最擅长领域的思维模式,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最终变得盲目迷信自己。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注意了解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在做决策时打破思维惯性,集思广益,多角度全面把握问题。
第三,我们会不自觉高估自己与他人的一致性,换句话说,我们喜欢推己及人,认为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是跟自己一样的。这要求我们在行动开始之前,要充分意识到,并且尊重人与人之间感受的差异,让我们的行动阻力更小。
第四,我们在一件事上投入精力的程度,会干扰对它价值的判断。如果此前投入了很多精力,我们会将其价值人为拔高。因此,当我们进行决策和选择时,一定要回归理性,认真分辨一件事对我们需求层面的真正意义,并且还要提醒自己: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为了顾忌此前的努力,不忍割舍,继续错误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