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写日记💅世间语文艺大观园

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15(根据康熙皇帝听课讲义《日讲四书解义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5人  明道1968

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15(根据康熙皇帝听课讲义《日讲四书解义》整理)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上句是错误重出,下句是结上文语气,疑中有脱简。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一章是朱子(朱熹),补充和解释经文里“格物致知”的含义。

朱子讲:“大学是圣门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而格物致知又是大学用功的开始。右传的第五章乃是曾子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而今这部分的简编已经散失了,然而缺少此一节,则“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没有了用力之处,是不可以缺少,不能不补的。”朱子自己近日曾私自将程子(程颐)的关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补充在这里,是这样讲的:“经文里所谓的致知在格物,是说,想要使我心的知,扩充到非常的广大而无有一毫遗漏之处,就在于当下所接触的事或物,深入其中,穷究其所蕴含的道理,为何要这样?人的内心至虚至灵,这个心具有本然的、天下万事万物都有的,最恰当的,理所当然的道理。知,虽然在内,而其理实际上已分散见之于万物;万物虽然在心外,而其理实际上已经都统一会集于心了。只是由于事物之理还没有钻研透,故内心的知,就还有不明之处。所以大学教人用功之始,就是凡是天下事物的道理,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部分道理,而在这基础上更加努力的钻研,穷究,以达到明白其所蕴含的当然之理,而又深入钻研其为什么是这样(究其所以然),以求达到它的极限而彻底的明了。这样用功时间一久,就会不知在什么时间,豁然开悟,万物之理都融会贯通,则事物所蕴含之理,于内于外,于精于粗都无所不到,无所不通,而我心的全体和应万事的大用,都清清楚楚,分外清明。众物的外部和内里,精细的和粗大的也都是非常清晰,这就是所谓的知至。这就是物格,被称为知之至也。”

大学里的功夫,最早的是穷理(穷理,就是穷究事物之理,将事物的道理钻研到极致),而所谓的穷理,初期并非在虚空无根之地来索取,但只要在平时的人伦事物中间钻研蕴含其中的当然之理就行,等到积累的久了,自然就会贯通。所以正学的道理区别于异学之处,全在于一个在实处,一个在虚处,而得失则有了天壤之别。

张居正讲:“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上一句,前面已有了。此是错误重出。后一句,是个结语的口气,上面必有话说,是古人传流失落了。朱子说:“这传文第五章,是曾子解释经文里格物致知的话,而今简编残缺,不可考证了。然而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段的功夫,最为紧要,若缺少此一节,则诚意、正心、修齐、治平,都做不得了,岂可缺而不备,所以近时曾私取程子(程颐)的意思,做一章书来补上,说道:‘经文所说的致知在格物,是说人内心的知识,推广开来,如果还有一些不明白,应当随事随物而去钻研其所蕴含的道理,使其无有一处不可到达。这是为何呢?盖人心的本体,至虚至灵,都有个自然的知识,而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有个当然的道理,这心虽在内,而其理实际上已经周遍万物,那物虽然在外,而其理实际上已据于心,因为对事物的道理没有钻研透,故其心上的知识乃有不足。所以大学起初教人,务必使那为学的,把天下事物的道理,无大无小,各自沿着心上那明白的去处,更要下功夫钻研,对天下之事,没有一件不钻研透,对每一件事,无有一毫的不清楚,一定要钻研到事的极处才罢休,如此日积月累,用的时间,下的功夫都到了,忽然一旦之间,豁然开悟,都贯穿通透起来了,则众物之理,或在表的,或在里的,或精微的,或粗浅的,没有一件不能晓得了,而我的心具备众理的全体,以应万事的大用,也全都变的光明了。能看到众物的表里精粗所蕴含之理,就是物格,我心的全体大用无有任何不明,便是知至’。经文所谓的物格知至,盖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