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到历史知识

2020-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小二的读书笔记

带着昨天一肚子的疑问,我先给豆豆看了银钲和玉磬的资料,秒懂百科里有一分钟的小视频,可以很全面的了解。

钲是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玉磬是一种古代的石制乐器,声音清脆,传声较远,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出名的敲击乐器。

了解了乐器之后,我们一起看玻璃的历史。

玻璃出现在四千多年前,最早是古埃及人制造出来的。中国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西周的玻璃珠,但是它和西方的玻璃不属于同一个系统,严格说我们国家早期的玻璃是琉璃。而且这样的琉璃制品在唐代之后才大规模出现,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因为易碎所以当作一些摆件和工艺品。

玻璃制造在中国开始有实质性突破是在康熙年间,进口的平板玻璃开始出现,圆明园里也开始用玻璃窗,帝王们在接受外来技术的同时也下决心仿造,康熙久青睐德国的传教士在养心殿开设造办玻璃厂,制作宫廷御用琉璃器。

当时的玻璃还是很贵,大块的玻璃匮乏,所以窗户还是由小块玻璃拼成的,查到一个数据说进口一平方的玻璃需要纹银15两,在当时折合粮食可以供三个人吃一年了。

豆豆听到这里急忙补充:要是我在古代有15两,我才不买玻璃呢,可以买粮食吃一年了。

看完了玻璃的简史,我们再回到古诗里。

稚子弄冰,来说说冰块吧,古时候的人过夏天有没有冰棒吃呢?豆豆一脸好奇,我们一起看了一个介绍古时候冰块的视频,解开了谜题。

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

战国时期就发明了冰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冰箱,里面放水果或者酒,外围放上冰块,放在房间里还能降温。

因为耗时耗力,所以冰块也是奢侈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到了唐代,火药发明之后大量的硝石出现,工匠发现硝石可以制冰,这样冰块才慢慢普及。

那他们怎么做冰棒的啊?

呃,我想了想编造了一个故事:有一天造冰师傅家的猫在桌上跑,不小心把糖弄洒在了冰块里,大家却发现这样冰块更美味了,慢慢的加水果,就是水果冰棒了。

一首古诗涉及了这么多的知识,在和豆豆学习的过程里,我也在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百度来的资料相对零散,可以直接查古籍最好,但是工作量太大。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看已经发表的论文,在全面又繁琐的资料里提炼出简单又有趣的内容,也算是一种能力提升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