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2021-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力之

祭灶,是指腊月二十三,在这一天要祭拜灶王爷,这一天也称为小年。灶王爷主管一家的饮食,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大事儿都归灶王爷管,所以他是“一家之主”。看看供奉灶王爷的对联就知道了——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凡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在我老家陕西,祭灶就是过年的序曲,在祭灶前后,家家都要“扫舍”,也就是全年最大规模、最彻底的大扫除。全家至少要腾出一天时间来扫舍,大人会上到屋顶上铲掉瓦片中的土和草;木窗格子上的纸要糊上新的;新买的,或手工剪的新窗花要贴起来;厨房里的碗筷要从柜子里、窑窝里拿出来,全部清洗一遍,柜子里里外外擦洗一遍;墙角、屋檐下的蜘蛛网要全部扫掉;房屋外墙虽然是土墙,但也要用白土和泥粉刷一遍,条件好的家庭,还会在白土里掺一点石灰,刷的墙面更白。最后,全家动手把院子里和户外犄角旮旯都扫得干干静静净,到处是一派淳朴、清爽的新气象,家家户户对过年充满了崇敬感和仪式感。

祭灶这一天,要烙干粮祭祀灶王爷。在我印象里,一大早母亲就用家里最好的面粉(在磨坊里磨过三遍的精粉)开始发面,发酵后的精面又白又软,很有劲丝。傍晚时分,母亲把发好的面在厨房的案板上揉了又揉,直到软硬合适时,再加上调料粉、抹上盐、切成条、擀平,继而用手拘成一个个圆圆的干粮胚子。接下来就是烙干粮了,烙干粮很讲究手法,烧柴火不能烧玉米杆,因为烧玉米杆火不易控制,干粮容易烧焦,要用麦草一点点煨火,不徐不疾,慢工出细活。

母亲用蘸了菜籽油的油布在大铁锅里擦拭一遍,微火加热后,铁锅瞬间就乌黑发亮,柴火控制得好,这就是很好的“不粘锅”。三五个一组,一个个干粮胚子被整齐地放进锅里,小火加热,等干粮刚一“上花”,就要用手不停地挪动、翻动,确保干粮上的“花”是均匀的、恰到好处的。为了确保干粮熟透,有时还要焖一会儿,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焖烧锅”。

灶膛里麦草的小火苗微微地跳动着,锅里略黄不焦、香气扑鼻、让人口水涟涟的干粮即将出锅。有一年家里种了芝麻,那一年母亲在干粮上还撒了芝麻,让人眼馋。期待中,干粮终于出锅了,不过,出锅之后小孩不能先吃,大人也不能先吃,而是要先祭灶王爷,给主管一家伙食的灶王爷供上精心制作的干粮,点上香,磕头,让他老人家上天汇报时“言好事”,回来时“降吉祥”,让美好的期许如同干粮一样圆圆满满地实现。一炷香之后,祭灶的干粮就可以吃了,很是欣喜。吃祭灶干粮是一种犒赏,所以吃的时候也很珍惜,不会一下子吃好几个,而是掰一块或切一块来吃。

当年,吃着祭灶的干粮,心里洋溢着高兴和希望!现在,回忆祭灶的场景,让岁月的美好时光萦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