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读书

王阳明告诉我要“行”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88人  Robin92

最近,看完《王阳明》三部曲(许葆云著),从中让我对“”的理解很多,而且应用在生活中让我也获益很多。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相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关键就在“行”上,它强调了“知”和“行”的一体性。从“知”的出发处有“行”,即当你想到了就要去践行,他提出的“致良知”就是很好的解释,“致”是行动,“良知”是内心中正确的标准,是圣人之道。当你心中良知一念而起时,你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致”)。

人的价值要用行动去体现。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提到“理想化形象”这个词,这个形象就是指自我意识中理想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化的自我会造成两个极端:一种是自认为它与现实中的自我很接近,进而自我膨胀、自负、脱离现实;另一种则相反,差距很大从而过度贬低自己、自我轻视、怯懦敏感。“理想化形象”是应该摒除的,它的存在,让你无法让你看清自己,因而无法脚踏实地地去行动,从而提高自己:“人应该用行动来定义自己的本质,而不是以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来绘制自己的人生轨迹。”王阳明在被贬龙场后,觉得自己走投无路,活得艰难,说到底是自己吧自己看的太高了(“理想化形象”)。可一次龙场悟道之后,它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实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了不起,不应该有傲气,应该和天下所有的好人,无论贫贱富贵心性如何,都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正是“与人为善人人是友,将心比心处处皆心”(“正反馈”)。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付出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良知,成功被这些排外的龙场人接纳,并且教化他们。

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们立志要去做圣人,而是他们做了圣人该做的事,后人才尊崇他们为圣人 。王阳明自小立志为“做圣贤”,但直到他三十二岁这年,才明白圣人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出身,比他学问还大的人几乎没有,可他只是认认真真地当官,踏踏实实做人,从没说过“做圣贤”类似的话。可王阳明呢?读几本书就想做圣人,看几篇兵法就想做于谦,练几天打坐就想当神仙。然而,春秋战国,天下大乱,黎民涂炭,孔孟带天下赤诚为民奔走,救了天下人之心;前朝正统年间,蒙古人杀入京城,于谦挺身而出,集天下人心大破蒙古,救了天下人之命。他们都没有想过做圣人,可他们生逢乱世,心系天下,为民请命,做了救天下于水火的事后,后人才尊崇他们为圣人。所以,是行动才使他们成为圣人。可他王阳明(三十二岁之前)做了什么呢?又救了谁呢?所以王阳明自小就立下“做圣贤”的人生目标,但在三十二岁之前,始终不得其边际。

人最要避免的是“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行动也有其价值的体现,我们也要“知行合一”:用行动去践行、印证这些知识读书是一个获取知识精华最直接的方法:前人已经将自己的认知总结在书中,你可以直接从中获取。但书不是你读过一遍,其中的知识就是你的了的。有些人读了书,但也只不过是读过而已,没有真正的收获。王阳明分析当时社会中的大多数学者:死读书的人感觉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们自认为自己饱读诗书,觉得自己懂的越来越多,不去实践,结果越来越自满,行的能力反而一天天下降,时间一长,就成了一个只说不做,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了。书,是前人总结自己理解的精华所在,有时候我们读了书当下觉得有理解,书中的道理说得对,但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忘记,除非那些有强烈共鸣的东西我们能时刻记住。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践行它,每一次践行就是一次印证,除了巩固这个观点之外,我们还能找出这个观点可以升华的地方,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正反馈”)。

所以说行动很重要,你要学习、要思考、要反省,首要地是行动任何学习获得理解的过程都是一个体认的过程,我喜欢“体认”这个词,所谓“体认”,就是在身体力行中去获得认识。你只有做了,才知道要怎样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是一个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后再用行动去印证,反反复复的过程。反复体认的过程才是获得自身进步与提升的法门。对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也很有理解。工作中我总要接触一些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我也有过阵阵的恐慌,怕自己做不下来,可我催促着自己努力去承担,努力去做,做了之后我才发现有太多太多东西,不是自己先学好了再来做的,而是你承担去做了,然后才会做(当然,系统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否则你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个道理也是我在反复承担任务,在其中思考、总结并加以印证过的。所以我现在认为自己提升了很多,这不只是在工作一方面,而是个人整体方面(在打篮球、人际交往上也有所体现,而且现在明显感觉自信心比以前充盈了很多)。

当你将“知行合一”运用在你的生活中时,你肯定对它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只解释我的一个理解。“知行合一”,能增加你的决策力,能强化你内心正确的标准,能引导你走向更成功无悔的人生。王阳明多次告诫他的学生:“人要立志,不能软弱,许多人‘昧’掉良心就是因为软弱,因为对自己软弱,放纵自己,避难求易,结果做了错事又因为软弱,不敢承担责任,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慢慢地良心就被昧掉了。”首先,我不知道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我确定的是,人性本“知善恶,尤其是当代社会,几乎所有人(最起码看这个文章的人)都受到过良好的教化,心中有“善恶”的标准。“致良知”说,当你一念既起的时候,知其为“善”就应该做出其行动,知道其为“恶”就应该阻止这个念头。当你依此践行得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决策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少再因犹豫而错过良好的时机,而且越来越善于做出正确的决定;你会发现,当你“存善去恶”越来越多时,你在生活中越来越是一个富有正能量的人,同时所有一切附加的积极元素都会向你靠拢(友情、爱情、自身的与人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知道自己内心究竟守护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从而树立更坚定而正确的内心标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正反馈(最近对这个词有很深的感触,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整理出一篇文章来具体解释这个词)的过程:当你做出行动,其影响又反回来作为鼓励因素,从而更激励你做出更多、得到更多

我从《鬼谷子的局》中读出一个词叫“以道御术”,术是践行的方法、手段,术可能有正邪之分,但由“道心”来统御,便随“道心”而变了:只要道心正,就不怕术是正是邪。王阳明剿匪时他先用一个“诚”字来判断其善恶,而后“抚其善,驱其恶”。他说“去恶,扶善,最终都是为了消灭‘恶’,用‘剿’是,用‘抚’也是。”这句话正契合了鬼谷子“以道御术”的解释。“道”是我心中以百姓福祉为目标,“术”是我为达到目的而实行的手段和方法。“剿匪”是要杀人的,但这并不违背我本意中的善,如此,又怎么不可以使用呢?所以,我们践行的核心是要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心

王阳明的“致良知”,“良知”是其道心,“致”是其践行良知的行动。王阳明也犯过错误,他在自己行动中犯错,然后自我反省体察自己的良知,而后再次行动,渐渐地才使得他的道心越来越正,直到临终时候用一句话总结一生——“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集立德、立功、立言为一身的一个圣学大家,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始于他的即刻行动

(以前写文章是在我的LOFTER中,但自己有时候免不了懒于去写。现在用简书忽然发现,我可以在这里与一些有共同思想的人相互交流来获得更深的理解,从而让自己更加进步(“正反馈”)。我给自己的文集起名叫“Mediocrity Fighter”,某一天我理解到,这正是我内心中一直所追寻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