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闲话电影』

血战钢锯岭|很多人错过它,只因为它是一部战争片

2017-03-04  本文已影响174人  全宇宙最鸡毛蒜皮的鸡毛蒜皮
No.10《血战钢锯岭》 海报

可能手撕鬼子剧看恶心了,感觉看战争片只能添堵,不如刷几集韩剧来体会生活的美好。可是当我看完《血战钢锯岭》后才发现,酝酿反战情怀的最好方式就是像亲历一次残酷战争一样,看一看这部片。

导演是硬汉梅尔·吉布森,他的《勇敢的心》里那段经典独白鼓励了千万人心,如今《血战钢锯岭》无疑又会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谈一谈自己看片时的心路历程吧!

一开始只从海报得知这是二战最后一场太平洋的美日对战。果不其然,开剧就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尸殍满地、血流成河。有人在呼唤一个抬在担架上的伤员:“戴斯蒙德,挺住!”咦,谁是戴斯蒙德?莫非就是男主?

紧接着,画风突变、故事回到16年前开始诉说。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森林里爬山,两人身手敏捷地爬到山顶的大石头上撒欢(后来才知道这是伏笔)。原来他俩是亲兄弟,有一个暴虐成性的酒鬼父亲,原生家庭的扭曲造就了男主戴斯蒙德对枪的心理阴影,从而成就了这部剧的戏剧冲突:一个志愿兵服兵役却坚决不碰枪。

本片的前一个小时除了交代这些外,就是戴斯蒙德入伍后、参战前的军营生活。一开始真是讨厌那个中士,嘴太欠了,逮谁损谁。(二刷时反复看这段,才觉得中士好可爱)。

口业太重 男主也几次三番被他羞辱,尤其是当他表明自己不碰枪、周六过安息日的宗教习惯后,更是被这个魔鬼教官言语蹂躏。 找茬儿 用离间计来让战友孤立戴斯蒙德,逼迫他离开,可我们的男主用他自己的隐忍和钢铁般的意志留了下来,我看到中士和战友们的眼中有一丝震撼,我也是。 成大事者呀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戴斯蒙德过的了中士这一关,却过不了军事法庭那一关。好在未婚妻和自己的老爸双双前来助阵,最终自己如愿以偿成了一名不碰枪的医疗兵。 慷慨陈词
第二个小时开始了,新兵蛋子们已经进入了日本冲绳,准备攻打钢锯岭。战争无情、尤其是遇到日本人这群不要命的死士。刷剧评才知道,这是二战后期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尽管如此,美军仍在钢锯岭一战损失7万大军,也就是这一战让美军放弃继续派兵攻打日本,改为投放原子弹。
言归正传,戴斯蒙德在军营里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在这里他成了一名不可或缺的“天使”:哪里有伤员他就出现在哪里,哪怕离敌军几步之遥他也义不容辞地赶去救援。

真正让他的形象丰满起来的是第二个小时的最后20分钟,战友们被打的落花流水、只得撤退。戴斯蒙德看着刚刚在战场上跟自己建立起友谊的战友史密缇的遗体,绝望地对心中的上帝发出质问,当他听到呼唤时,那个奔赴战场的背影让我眼睛湿润了,难怪会以此作为海报,我看到了耶稣上身、神在拯救人类。

他彻夜救人,救完一个又一个。我在这边心急如焚怕他被敌军发觉,先生轻描淡写地说:“别瞎紧张,记住主角不死定律。”是呀,只是个故事嘛——最后十分钟打脸了,这是真人真事,有考证癖的网友甚至扒出,那一晚真正的戴斯蒙德不止救了75个人,可能上百,只是本人否定,所以折衷上报75人。

天哪,确有其人
还有一条说日军的幸存者有一位接受采访,说那晚上看到过戴斯蒙德几次,每次要狙击他都会出现枪弹问题而无法命中。我想这要么是神助,要么就是自身对死的大无畏精神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他无人能伤。无论如何,我喜欢这则非主流报道,他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对于信仰的坚定是无人能摧毁的,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信仰什么不重要,信仰的态度才重要
本周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二战后期,也是两个多小时,但与《血战钢锯岭》比起来叙事风格就逊色太多了。《罗曼迪克》的故事线太多反而弱化了主线,有几条线要么无疾而终、要么着墨太少。而《血战钢锯岭》没有废笔:小时候和谈恋爱时像山羊一样爬山是为了日后在钢锯岭上敏捷地铺路救人;小时候的家庭背景交代是为了让观众顺理成章地接受他奇特的宗教禁忌;中士出场时的嘴欠起外号,是为了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生动地调兵遣将(恶鬼,你上!蠢蛋哪去了?);战友们在军营里对戴斯蒙德的鄙视,与戴彻夜救人后的敬仰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中士,战场上救自己的居然是曾经被自己百般侮辱打击的那个“玉米秆”。这些都是我在二刷后的感受——好电影和好书一样,需要N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不要因为片名太战争化而错过这样一部好片,真诚的推荐给还没看的小伙伴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