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好处,恐怕无人不知。但是真正好好读书的人,却终究只是少数。当然,我这里讲的读书,与学校里的种种课业无关。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经常读书的人,往往都是我们身边比较优秀的存在。可往往就是这些优秀的人,读书却往往停不下来,读完这本又读那本,没完没了。
有些人不禁就要问了,这些人那么优秀,为什么还要读这些书呢?毕竟凭他们的本事,根本就用不着读书啊。
是啊,那么优秀的人,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搁在一边,再看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读书呢?
如果用这个问题去做一个采访,恐怕绝大多数人会回答:“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又没啥用。你看我没有读那么多书,现在不是生活的很好吗?”
是啊,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或者没有像样的读过书,尤其是走出校园后就不怎么读书了,还不是过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吗?
可是,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是“大多数人”呢?
现在的社会形态仿佛一个金字塔,越往上层人便越少——笔者这里绝对没有阶级歧视的意思,这里的上层不过是我们常说的优秀的人或者是领导者罢了——为这个金字塔做奠基的,往往就是大多数人。
我们不能断定大多数人之所以只能是“大多数人”是因为他们不爱读书的缘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读书是真的能够给人向上攀爬的机会和能力的,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发奋苦读,期望考一个好学校,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
很浅显的道理,不是吗?可是在我们走出校门后往往就看不到这个道理了。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尽管有人持着不同的眼光看待,但始终不能掩盖其知识经济的标签。这种标签不可避免的带来两个问题,而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都能够通过读书解决。
一、知识经济崇尚创造直接价值的经济性功利思维,容易造成人文观念的缺失
当下,从大学各个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经济、金融、贸易、化学、物理等技术或者管理专业的学生总是要高于哲学、文学、艺术等专业人数的。这就从侧面暴露了这样的现状:相对于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技术型或者管理型知识,人文素养在当今社会已处弱势。
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挣钱多、多挣钱似乎已经变得比什么都重要,怎样迅速发家致富已经成了每个人急于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现实中,似乎毫无只用价值的人文素养便不得重视,被埋没在金钱之下。于是,很多人都忘却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各种尔虞我诈粉墨登场,社会也变得乌烟瘴气。
于是,很多人便开始寻找这种缺失已久的素质,从哪里寻找呢?
周国平先生著《各自的朝圣路》,南怀瑾先生重读《论语》,还有许多包裹着人文价值的书籍,诸如《瓦尔登湖》《小王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皆被频繁提及。我们不仅恍然顿悟,原来这种价值就埋藏于一本本厚重的书籍之中。所以,如果你的心里茫茫然缺失了一种东西,就翻开书本,读一读哲学、文学与诗歌吧,让他晒一晒太阳。
二、知识经济对“知识”的需求量暴增,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适应社会
你是否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是否感觉自己在新事物中被推着走?是否发现自己对众多新思想、新观念茫然无知?
这就是知识时代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想来也是大多数人所面对的问题。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用知识创造价值。知识被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形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整个社会便在这种潮流中滚滚向前,每天都会有崭新的思想面世,也会有陈腐的事物泯灭,乃至于昨天还被高高捧起的,今天就会摔得体无完肤。
社会的发展巨大且永不停滞,相应的,知识的更新换代令人吃惊。如果我们依然依靠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观念在维系工作与生活,势必会被拍在沙滩上。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将要被社会抛在背后,就翻开书本,读一读专业书籍,了解世界,让干涸的知识汲取些养分吧。
笔者的案头,也陈列着几十本各式书籍,但真正从头读完的不过七八本而已,正是思觉以上的两个问题,便立志读书自省,只为活一次自己想要的自己。
愿大家都能有书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