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了解职业规划

清华脱产还是在职读研:如何面对你的选择纠结?

2021-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盖洛普优势教练Emily

Hi,大家好,我终于来了!

经常关注公众号的朋友们可能发现了,平时我基本会每周更新一篇文章,这回时隔近一个月了,咋没动静?!发生了什么,莫非要罢工或转行的节奏嘛?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

在这里,先要和忠实的粉丝们道个歉,十分对不住各位,让大家久等了。

自2020年12月份以来,咨询个案的数量一下翻了好多倍,于是我成了一枚白天打工人,晚上咨询师,还时不时的在午饭或临睡前登录知乎、头条、壹心理等平台做几个公益欢乐答疑的陀螺,在一天结束后躺尸睡过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可以平安醒来)。

期间,还报名参加了Skill&Will(MBTI在中国大陆唯一官方版权机构)在北京举办的首场(总第132场)为期四天的MBTI人才施测顾问的授证课程,当然非常自信且顺利得通过了考试。

但令我惊喜的是,在课程结束后,我竟被邀请授予“2021-2022年大中华区MBTI大使”的身份,特别荣幸。接下来一年时间里,我将会同Skill&Will机构共同在中国大陆推广MBTI在个体、组织和团队中的应用和发展。在此,要特别感谢大中华区的Master Trainer善平老师的信任和邀请。

借助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此,我也向各位伙伴们发出诚挚而友好的邀请,如果您对MBTI理论感兴趣,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或简书私信给我,我会拉你入Skill&Will授予的——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Emily的MBTI的专业群”(目前已经有31位伙伴入群学习啦,一律不收费哦)。我们将会每周定期接收到来自国际上最专业的版权机构发送的MBTI的理论知识,以及该工具在各大领域中实际应用。

期待作为同路人的您的加入!

好了,广而告之内容结束。

今天是我在2021年的第一篇更文。在动笔之前我思考了好久,要写点什么呢?

想起前段时间,在后台收到很多粉丝的留言,他们说想听听我接收的一些咨询个案,好吧,感谢伙伴们给我的选题。那就从今天开始,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和大家聊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咨询个案吧,或许在一个个来询者的困惑背后,就有你目前正在的故事。

(考虑到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来询者的个人隐私,诸多信息将会酌情被隐去,敬请理解!)

如上,是这位来询伙伴找到我做咨询前的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和当前问题陈述,非常清晰明。我们也能从她字里行间看到了她目前的职业困惑类型——职业发展困惑,若再具体一些,就是职场决策。

每个职场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到职业方向的定向或职业转型,小到一个个决定,比如“领导换了部门,想要带我走,我要不要过去?”,“今天因为一句话得罪了老板,我该怎么办?”等等。

决策类问题也是我在生涯咨询中遇到最多的案例类型。

很多来访者找到咨询师,都希望通过从咨询师那里获得专业分析和建议,更有甚者希望咨询师替自己做决定。但作为咨询师,我们无法代替来询者做出决策,因为那很有可能就是咨询师的选择,而非来访者自己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提问去帮助来访者澄清“阻碍”决策的原因,坚定其内心真实的选择,并且引导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进而付诸行动。

01、决策认知

提到决策,我们首先要明确对于“决策”的一些认知。

决策是什么?

决策就是在多项选择之间权衡利弊,并实现最大价值的过程。

面对决策之所以纠结,就是因为在众多选择之间,并没有出现一个绝对优越的选项。

如案例中的两个选项,来询者如果选择考清华,劣势如考上难度大,需要脱产离开工作环境,再者不能确定能够毕业,而且读书期间经济来源中断,优势在于如果能考上并顺利毕业就可以获得一个世界双一流高校的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背书;如果选择在职读研,劣势如学习知识不系统,学校等级一般,在职学历不如全职更有说服力,优势在于读书期间可以兼顾职业生涯发展,且不必为经济发愁,学习压力也不会太大等等。

面对决策,我们往往能看到每个选项各有利弊,权衡分析也能相对周全,之所以纠结,多是贪心,或期待过高但能力尚可,自有古语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此,决策当头,首要的心态就是要懂得接纳自身和现实的局限性,有舍有得,放下完美情结。

同时,决策是一个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问题也可能重复出现,这都是正常的。期间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面对出现的负面情绪,逃避只能让这种不良情绪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唯有做出选择,并且开始实施有效行动,压力和焦虑才会自动消失。

再者,所有的选择都是根据当下掌握的信息和拥有的心情,朝向未来去冒险。作为决策者,要明白没有万无一失的选择,只有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选择了,就认命,然后努力做到最好。

也只有正确合理地看待决策本身,接决策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才能在面对决策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是患得患失。

02、决策目标

在与来询者明确了关于决策的一些基本认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询者明确她的——决策目标。

就像我们选择出行路线一样,只有明确知道要去哪儿,才能确定更近的路线。假如出发前不确定目的地,对不同道路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先别管选项是什么,请告诉我:你最终要什么?”很多时候,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许多来询者会有当头棒喝的感觉。

陷入选项纠结时间久了,很容易钻牛角尖,忘了抬头看看前面的路,而方向始终是最重要的。

这里说的决策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终极的。跨过选项看目标,才能让选择更有效。

来询者对于近期职业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目前没有跳槽或转行打算,希望可以晋升到总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相应职位。鉴于目前公司内部晋升要求,同辈晋升岗位多为985、211或更优质高校硕士学历,因此来询者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学历。

借助能力三核模型,我帮助来询者明白职业能力提升包含很多方面,学历提升是其一,还包含职场中的其他能力,如岗位专业技能、通用能力、职场人脉关系打造、同行影响力建设等等,这其中最最核心的就是发现自身优势,即职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显现于职业实践,形成于可以总结,发展于不断升级。有了优势的推动,外部的瓶颈自然可以打破。

03、决策权在谁手中

在咨询过程中,来询者频繁提到上级领导、前男友、朋友及家人对她当前选择给出的建议,这也让我看到了一个超级外倾型E和社交型S的她在面对困难时,向外求助的积极主动行为,在咨询前她已经倾听了很多人的意见。

之所以仍未决策,当然在这些意见背后,她明白每个人更倾向于基于自身过往经验和认知给出她建议,但这些建议或许并不中肯和全面。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我问。

“为什么”的背后,既有主观判断,也有理性思考。在分析和评价他人观点的过程中, 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就表露出来了。

“对于这些建议和观点,你怎么看?”继续追问。

无论来询者认同还是不认同这种观点,背后都会折射出她自身的某种期待或判断。这些期待和判断中就透露出她的职业价值观。

“假如所有的问题都明确了,你自主选择的权限有多大?”,最后再问。

面对决策,之所以要问一个看似与决策问题并不相干的问题,实则非常必要。

很多来询者找到我做咨询,其中不乏一些人会悄悄告诉我,“老师,我男朋友不同意,我老公不知道,我没有告诉我家人我做咨询了,咱们能够另约一个时间进行咨询吗?”

因此,可以想象,决策问题的背后并不一定是来询者自主可以做出决策。面对改变,有些阻碍是真实存在的,不可逾越。如果只是被影响,还可以接受或者做出弥补;如果是被掌控,那暂时就不要去对抗了。在无法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懂得学会调整自己。

来询者明确表示当前自己可以为选择负责,可以自主决策,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当前的现实信息分析选项。

最终,经过分析,来询者决定通过读在职的研究生完成学历提升环节。在下次咨询前,给来询者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深化来询者对咨询内容的理解,反馈如下。

题外话

很多职场人士,在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的方式让职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尤其是对自身第一学历不太满意的职场人。当然,提升学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价值,比如:

1、获取专业机构认证,获得更多公信力

2、拓展人脉(同学、学长、校友、导师)圈子

3、系统化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

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进修学历的机会成本和性价比,你投入的是时间、精力和金钱,同等投入下是否有更大的回报项目?你真的打算借债进行学习?要知道通过学历提升的变现过程往往比较慢。

同时,还要关注从事工作的评价系统,有些工作系统是通过学历评价为主的,比如科研人员、研究所、医生、高校教师等,这样的岗位学习必须去,而且能早去就早去;有些工作系统是以工作结果评价为主的,此时就要量力而行,不可盲从。

结束语

面对选择,纠结是常态,纠结也是机会——一个我们认识自己的机会。生活总是会设置各种限制,让我们的本能的贪婪无法尽得。如果被贪婪吞噬了,就会淹没在无尽的痛苦中。

在纠结中能看到自己的人,会要的最少,也最坚定,他们能驾驭欲望。知进退,晓取舍。

简单,即为快乐。

-END-

——————————————————————————————————————————

关于作者:Emily  DONG,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教练,生涯规划师,MBTI授证成就教练,贝尔宾团队角色顾问,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在读),心理咨询师,法国高商MBA,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简书、知乎、豆瓣、壹心理等平台优质创作者,助力赋能个体及组织发现优势、生涯培训与人才发展。【咨询和培训合作,请私信】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简书、豆瓣、壹心理ID:Emily DON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