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不同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朗读手册》经典分享3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艾蒿521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给孩子读书的父亲》

继续分享《朗读手册》,它可以帮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更好地理解阅读这件事。

推荐理由:1.历久弥新,实属经典。2.案例众多,方案可行。3.有问有答,方便查询。

文章内容主要是摘取一些对我启发比较大的文字,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带儿子阅读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

在孩子4个月之前,你读什么书给孩子听其实没有很大区别,重点在于朗读这件事本身。

如果3岁以前大脑发展受到刺激,孩子的学习就会容易些;但3岁之后如果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然而,越晚开始学习需花费的精力就越多。

关于婴儿时期大脑发展的重要性,一直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前3年是大脑发展的重要时期;一种认为3岁后刺激大脑还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作者倾向于两种看法的折中。

给婴儿读故事绝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特别优秀的儿童,而是希望能激发孩子本身具有的潜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之前,先帮孩子在他们与书籍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家长朗读时,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正常反应?

孩子的专注能力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建立的,而是通过一分钟一分钟、一页一页、一天一天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来的。

这句话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了。几乎所有的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没有哪个能力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一定是经过长时间地、大量地练习,反复地实践,纠正错误,改进方法,慢慢、慢慢培养起来的。专注能力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当家长开始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发现“孩子对书本不感兴趣”,不用沮丧。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做的就是,一本书接着一本书,给孩子读下去。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会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得越多,他理解得越多。

在阅读课上,这一点体现地特别明显。同样的内容,老师一口气给孩子们讲完,孩子们可能会一片茫然,不知所以。但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他会记得特别清楚,理解得也特别准确。所以,不管孩子年龄大小,阅读的关键还是要让孩子参与进来,有自己的观察、思考、表达,这样,阅读才真正属于他(她)。

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反复听同一本书?

首先,可以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和父母一样,孩子也会对熟悉的事物感到安心,当孩子感觉轻松时,他们吸收知识的能力也较好。

其次,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第一,读故事的人答应孩子再读相同的故事,孩子得到承诺会感觉很好。

第二,随着孩子反复地听故事,他将可以预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这使孩子感到生活中有一小部分是他们可以预料到的。这让孩子建立自信 ,并对阅读产生好感。

孩子要求反复读一本书,一个故事,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我也遇到过。儿子让一遍一遍地读一本书或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更多只是出于满足孩子需求的本能去读,还没有充足的依据来支撑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我当时读了这些文字,可能会更有底气。所以,家长面对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第一反应,除了焦虑,还有更多值得做的事情。

让孩子看游戏书有没有帮助?

这类书可以被视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的一种工作。

不管游戏书还是漫画书,我的观点,只要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素材的选择不要太设限。尤其在孩子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多给孩子提供素材,面宽量大,孩子才有选择的余地。

多给孩子提供素材,还有个好处 。就是当孩子偶尔读了不是那么“好”的内容,就像一滴水落到大海里,它不会激起任何浪花。而如果你只给孩子这一滴水,它就变成了孩子的大海。

有些书设计的游戏是让孩子在复杂的图画中找出特定的人或物。虽然没有任何文字,但非常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技巧。

这个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回想和比较图画的差异这三项,就是阅读的重要技巧。

回想下儿子的阅读经历,是有这么一个阶段的。喜欢看这种游戏书:找不同、视觉大发现、走迷宫等等。小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杂乱的物品中,可以很快找到目标。这个过程,孩子的观察能力、专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会得到锻炼和强化,再加上成人的鼓励,孩子会特别有成就感。

童话故事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故事,故事中最吸引孩子的恐怕就是童话了。只要身边有孩子,随口给他们编一个王子为了救出公主打败怪兽的故事,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希望,只要你有勇气并坚持下去,就可以克服万难,征服敌人,实现心中的愿望。

童话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建议孩子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如果童话的作用仅仅如此,那就真的低估了童话的作用。所以作者还说:

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必须亲自去面对。

《魔戒》作者托尔金表示:“对孩子避而不谈世界的残酷面,并不表示你可以让那些不好的事情消失。”

倘若我们让孩子以为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

对于这个观点,我的看法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心智成熟程度、接受程度等具体对待。年幼的孩子就是需要看到那些最美好的人和物,在“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甜甜睡去。而年龄大一些、接受能力也强一些的孩子,就可以接受童话中更有难度的挑战,更邪恶的力量,并可以将它们迁移到生活中。孩子面对的世界不会和成人面对的世界有任何不同,如果孩子是从童话中事先了解了这些不美好的事物,是不是对他(她)们的成长会起到一种平稳过渡的作用呢?

如果我给孩子读故事的时间都很少,怎么还会有时间与孩子讨论呢?

只有想办法再抽出更多时间!

关于与孩子讨论,我是走过弯路的。曾经我也是给孩子读完书就完事,并且,也看过一些书上讲到,给孩子读书千万不要乱引导呀,不要用家长的观点误导孩子呀等等之类。哎呀妈呀,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就怕误导了孩子,哪敢随便跟孩子讨论不是?

但慢慢地,我就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家长怕把孩子引导错了,问题就出在这个引导上。引导是居高临下的,我是对的,我要引你到对的路上来,它里面有一种我高你低的姿态。而讨论不是,讨论是平等的,讨论可以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自己不懂的地方,不存在谁高谁低。

意识到这一点,和孩子讨论就变得简单起来。共读完一本书,聊一聊各自的想法: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你想到了什么?......当然,当孩子表达不是很清晰,分析没有条理时,我们要在方法上要给予示范和帮助。

孩子从看绘本到阅读小说,是不是一个自然的转变过程?

基于人们总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好奇心理,朗读故事成为一种增长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的有效方法。只是我们要知道,阅读习惯必须靠时间慢慢培养,就像赛跑选手的耐力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训练出来一样。

孩子几岁时,我可以开始给他读长篇故事?

孩子可以听懂故事的程度和孩子自己的阅读程度是两回事,关于这一点许多人都认识不清。

孩子多大时,就该停止给他读绘本了?

事实上,不同年级的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将某一本绘本列在朗读的书单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