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耶鲁大学诱导实验的启示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巴格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两组被测试的学生分别做两套试卷。一套上面穿插着“挑衅”、“打扰”、“违法”、“粗鲁”等词语。一套上面穿插着“体贴”、“耐心”、“礼貌”、“尊重”等词语。
做完试卷后,他让学生去办公室找测试者交谈,但测试者假装在和别人谈话,无暇顾及这些学生。那么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受到“粗鲁”“打扰”等字眼诱导的学生,会不耐烦地打断测试者;
而受到“礼貌”“尊重”等字眼诱导的学生,有82%一直安安静静地等待测试者和别人交谈结束。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耶鲁大学诱导实验”。
几分钟的单词引导,就可以在瞬间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更何况从小就在你身边,听着你说的话长大的孩子呢?很多时候,你对孩子说的话,在不经意间,预示着孩子一生的命运。
满口都是贬低,孩子很难成大器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7岁的男孩哭着对镜头说:“妈妈,我知道我成绩不好,但我会努力的,能不能不要再骂我‘二百五了’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男孩的心酸和委屈。
见过不少类似的父母,本着“望子成才”的心理,习惯性地否定孩子,希望借此激励孩子做的更好。
但就像《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所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盯着他的缺点,不断地贬低他。
满口都是抱怨,孩子很难乐观向上
你有没有觉得下面这些话很熟悉?
“烦死了,天天这么忙,工资还这么低!”
“我天天这么累,你就不能好好学习,给我省点心?”
“为什么别人都过得这么好?!”
很多父母,对于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觉就会把负能量传达给身边的家人。其中首当其冲受到侵蚀的,就是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心灵脆弱的孩子。
《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个叫轩轩的男孩让人印象深刻。与其他同年龄活泼、好动的男孩不同,轩轩不仅胆子小、话也少,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这让妈妈非常担心。
可育儿师仔细观察后,却发现孩子问题的根源出在妈妈身上。原来,妈妈是全职主妇,平日里很累很委屈,所以她总是抱怨个不停。跟儿子单独在一起时,她满口怨言:
“我告诉你,和你在一起好痛苦啊!”
“看见你就崩溃,你能不能消失啊?”
“你能不能歇会儿再做,你什么都要满足他的啊?”
爸爸回来了,陪儿子在开心地做手工,她也要插上一嘴:“我就是看不惯你天天都陪,你都不知道拒绝的嘛?”
在妈妈每天怨天尤人的声音中,轩轩变得越来越内向,整天沉默不语。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抱怨,会在孩子心里留下灰色地带。”
孩子就是天生的情绪接收器,爱抱怨、不断传递负能量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窒息,内心灰暗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