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支撑,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2018-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2dcbb77d11ea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乡村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在现代,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规模和建设上可以说毫不逊色,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撼。但是,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大城市背后,那些许多见证着华夏大地沧桑巨变、曾经陪伴我们生存百代的乡村,却渐渐成了底层、边缘的近义词。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环境优美的乡村成了现代生活的标志和象征,生活品质也远高于城市,成为人口休闲休憩的重要区域,一些乡村庄园甚至成为接待国家元首的外交场所。而在我国的部分乡村,脏乱差的情况仍没有根除。我国农村人口总量庞大,即使在城镇化成熟稳定后,农村人口的数量仍然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在这样的现实下,应当以文化振兴先行的思路和视角,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铸造坚稳基石。

从客观上,要注重乡村文脉传承,发展多元文化产业;

从主观上,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村民文化自觉。

注重乡村文脉传承

乡村文脉就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传承好乡村文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每个人真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根”。

发展多元文化产业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大特色资源、优势资源、闲置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开发模式,更要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生态优势,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着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重建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自信是指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乡村居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和自己理想信念的充分认定,对本群体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促进村民文化自觉

坚持文化惠民,完善基础设施,激发村民参与文化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文化自觉成就文化自信。

在公众的意识中,容易产生乡村贫穷落后、缺乏文化价值的印象。历史发展证明,这完全是一种囿于时代局限的浅见。

在现代工业文明孕育以前,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乡村文明积累和发展的历史。我们称之为精神家园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其主体即立足和发展于乡村大地。正是在乡村的高天厚土之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人伦道德、规则制度、社会结构等得以树立和壮大。

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征途之中,当以文化作为支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