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心情随笔哲思

凌晨里的微小闲暇

2021-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逸秋宏

读《四季三餐都随你》,很难过有点读不太下去,我好像已经慢不下来。

春节期间沉迷待客,借着让胥皓皓不再怕生的由头,安排满满,所以我感谢孩子,让我实现了太多愿望。

大概年龄相近的人们,想得也差不多,所以读这些作者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安慰,当烦恼是所有人的烦恼,好像也就没那么难以忍受。

凌晨未亮,万籁俱寂,时间孤孤单单。

在碎片睡眠的间隙,我感到了自由,但自由的命题很难,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是戴着镣铐跳舞。

所以,我又觉得自由的感觉很重要,那么如何维持呢?假如我觉得难受,便大哭一场,再写一篇文章发泄,就像小时候经常做的一样,那么,我有自由行为的自由。

脑壳痛,太敏锐的人好难快乐。

我一直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对我有益的自由?是什么经由时间转变?一番经营后,有多少被我消化?快30岁了,有的时候头脑清晰得让人无力。

社会生活是一张大网,体会善与恶,美与丑,得与失,最后发现,俗到极致是高雅,很多东西原本的界限就十分模糊。于是乎,不再极端,学会平和。

懒惰的时候,很想去旅行,但心中的牵挂太多,只想着履行完职责后,再去一一实现,又怕自己的生命质量难以支持,好纠结的一个女人。

其实不想在这篇文章里讨论我,我没什么好说的,很无趣的一个人,而且“我”实在是个太主观的概念,但又觉得绕不开,写作本身就是个很自我的行为。

读者与你产生共鸣,喜欢你,认同你,感觉你像是一个陪伴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朋友。

把时光认真梳理,按照前后纬度,或者按照重要程度,然后一起在岁月流逝里找到一些所谓答案。

不很酷,但我就想做自己。

烧脑至此,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聪明的定义,总觉得一个通透的人不应该有这么多烦恼,亦或者,烦恼就是生活本身?

感觉自己的寿命过了快一半,想再多安排一些什么,与我的朋友们再多见见面。

上海的冬天有绿色,树木修剪得当,篱笆茂盛,这个城市,回忆跟我都想跟它发生一些联系。

观鲸,摄影,写明信片,跟陌生人交谈都挺新鲜的,彼时很远,疏忽间又很近,或许我也可以尝试。

感恩所拥有的当下一瞬,也许敏锐不完全都是痛苦,起码也能让我体会微小的闲暇。

愿2021的春天温暖明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