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5】《非暴力沟通》

2019-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wyatt_wang

      由于人类是群体性动物的原因,信息的交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就是沟通。

      但是沟通发生的场景,使用的方式,以及沟通的结果却是多种多样,有的属于意料之中,而有的却与我们的预想大大的偏离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平和的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与他人相互交换真实的内心所想,获得爱,和谐与幸福。

      以下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略有所感的记录与总结:

      1、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反映在沟通时候的自身感官上,自己将这四要素分别对应了四种感官:
      观察 → 眼睛
      感受 → 心
      需要 → 大脑
      请求 → 嘴巴

      2、四要素的混淆点
      观察 ≠ 评论
      感受 ≠ 想法
      需要 ≠ 感受
      请求 ≠ 命令

      3、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负责任,但是人们广泛的使用“不得不”和“你让我”来回避,前者淡化了个人的责任,后者则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4、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就越是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与错误的标准。

      5、标签会限制我们对别人的判断,负面标签会带来消极影响,正面或中性的标签则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6、观察 是「客观」 的,而 评论 是 「主观 」的。

      7、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用 “选择做” 代替 “不得不”:我选择做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

      8、愤怒需要表达 —— “合理的愤怒”
用 “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____” 代替 “我生气是因为他们___”。

《非暴力沟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