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今日思考 “幸福”的三角
周末在家里看书,看到叔本华讲幸福的维度,其中他提到我们幸福的来源分别是来自外部的刺激以及内部的愉悦,这个观点跟我前今天思考的内外的快与乐观点非常类似,但有些却又不一样。
对于内部的愉悦,他分成了三类:
1、首先是人类新陈代谢带来的乐趣,它包含饮食,消化,休息和睡觉。
2、发挥体力带来的乐趣:跑步,游泳已经各种运动。
3、心灵感受的乐趣:思考,协作,哲思等。
其中里面还提到:心灵的感受比人的另外两种基本生理能力更为优越,人的这两种基本生理能力在动物身上也存在,甚至比人类强。
这跟我之前思考的内在愉悦有很大不同,对于内在的幸福,之前只提到过精神之愉,却不曾思考过体力之愉快和代谢之愉。
如此我也就理解了我为什么喜欢运动的乐趣了,其实这就是内在的愉悦,通过付出体力带了的内在身体愉悦,让自己产生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还有就是影响我们健康的作息,饮食也是重要的内在愉悦基础,这甚至是健康的基础。
但在今天,我们在这三方面获得愉悦的能力还真有点担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物品丰富的时代,你会发现我们今天能够同时体验到这三方面愉悦的能力已经非常稀缺,能有一类就不错了。基本上我们现在是:
困到不行才睡,辣到不行才吃,无聊透顶才思考。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已经完全失去了通过内在获取幸福的能力。在今天,我们处于没有任何外部选择的时候,才会选择内部的愉悦。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选择内部并不是因为愉悦,而是因为生存必要。
这些本来我们可以马上愉悦的内部能力, 在今天却因为外在的刺激而完全放弃。我们进而选择的却是外在持续提高成本的刺激,一次比一次刺激,一次比一次成本变大的欲望。
外表的刺激,内部的愉悦,我尝试把其关联在一起,形成了如图的幸福三角:
从外部看,我们幸福的来源都是源于马斯洛需求的满足,从内部看,则可以印用叔本华的内部愉悦三层来表示。
这看似差不多,但其实放到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却大有不同,对于外部而言,需求越是向上,难度就会越大,并且变量也越多,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获得成就感和幸福的难度也就更大,这也就是很多有钱人并不会很开心的原因,因为需求越是往上,自己的欲望就会越大,满足的难度也就一起加大,在现实和满足之间,必然会出现焦虑和恐惧。
而从内部看,却反而相反,尤其是到了精神之愉的时候,我们产生幸福的愉悦,跟欲望大小没有关系,甚至是因为没有了欲望才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当自己站在更大或者更微观的尺度中思考自己的存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人生莫过于自己“看”明白了自己,自己真正懂得什么是可持续的财富,减少外在的刺激,提升自己看待外部世界的思维能力才是一切幸福的本源。
原来幸福并不需要建立在共识的前提下,自己看明白,自己想明白,也就是自己活明白。
所谓的活明白如此而已,回到生存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跟别人比较的样子。
从外到内,其实就是幸福从多变量变成单常量的过程,一个人就可以形成幸福的闭环,能够touch到自己的生理之愉和精神之愉,真乃人生最大的财富。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