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那些没有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2020-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HEYDAY

尼采说:

“那些没有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一个人如果经历苦难、厄运和死亡,依然自信从容、乐观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这个人必将永远绽放光芒。鲁滨逊如此,苏东坡如此,那些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坚持下来的幸存者亦是如此。从此,他们成了我们永远的仰望。

都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但是我一定要给这个言论加一个条件。我想,苦难本身并不是财富,它是否成为一种财富取决于人对待这一份苦难的态度。有的人在面临苦难的时候,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意志消沉,甚至完全放弃希望。这时候,苦难成了一个可怖的杀手。而有的人面对苦难,勇敢地接受,努力地承担,并永怀希望。《活着的意义》中讲述到一个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一个囚徒,梦到战争结束在未来的12月30日,但是随着日期将近,战争却没有丝毫的要结束的迹象。于是,这个囚徒便在最后的几天迅速绝望而死。相反,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落难在荒岛上的鲁滨逊尽管已经处于极其悲惨的境地,他依然怀着生存的意志学习着如何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当中为自己供给衣食住行,所以才会有三十五年的荒岛独居的奇迹。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念,没有勇气,身体便会迅速地衰竭并且走向灭亡。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永存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那么,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能够与苦难共存,并且愈加强大。

苏东坡,一个才华横溢的天子骄子,年少的日子生活在优渥而顺遂的环境当中,他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也得到欧阳修等高官达士的赏识,本以为仕途会一帆风顺,岂料短短几年后便因为朋党之争而从此开启了一生的苦难和坎坷,直到他驾鹤西去之时。面对这样的命运,他也曾伤感地写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我以为除了伤感,但更多的是自嘲。而这种自嘲更多的是一个幽默的自我开解方式。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要的关键词——内在力量。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分析:

“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便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这就需要人去不断积蓄自我的内在力量,让自己的精神始终保持勇敢、自尊且无私。如此,由内而外,才能成为一个乐观旷达又坚毅友爱的人。

这种内在力量的积蓄对人至关重要,对于我也不例外。当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总是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谴责当中。甚至一件小事都会让我开始对自我的否定。比如,我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弄明白讲清楚一道题,我会尤其感到惭愧。这时候,如果我继续惭愧下去,就会上升到焦虑不安,最后上升到自我否定。因此,这时候的我,应该正视问题所在,积极应对,发现自己的短处并努力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应该要肯定自己的优点,给予充分的积极的暗示,而不是一味地纠结在缺点这个点上不放。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尽管我这样一个平凡的老师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沉重的痛苦,可是,当生活中感到不顺或者压抑的时候,一样可以以此告诫自己,忍受这种不顺或者压抑也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升华。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得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