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死亡对生命的感悟,当死亡降临时。书与书评

《最好的告别》书评-接受变老这件事,坦然面对死亡

2016-08-13  本文已影响74人  踏雁寻花

最近做了一个活动,组织大家一起用10天,把整本书读完,活动已经结束,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白天没多少时间看,基本每天都在晚上23点后,和早上7点半前这两个时间段看,通过坚持10天,我发现,看一本书并没有那么难,难的是没有一起阅读的小伙伴。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即使老了,我们也需要自由,有时候能够独自上厕所,就满足了,很多人怕老,也许怕的就是这些自由慢慢地失去。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经常想起自己的奶奶,经常会拿故事中的情节跟奶奶当时的情景对比。

整本书的顺序是:

1、提倡大家接受变老这件事情,要为变老做好准备。

虽然死亡是我们经常避讳不谈的一个话题,但是当它真正要来临时,我们是无法阻挡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死亡就像一种屠杀,所以,只有坦然地接受自己慢慢变老这个事实,才能够活得更加自然。

其实我算是半个悲观主义者,人生下来没有任何意义,不同人生阶段还要面临不同烦恼,但是,既然都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做点儿什么也不行,所以,还是要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尽可能地将没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一些,就好比工作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带着某个目标去做,将枯燥乏味的工作变成实现目标的基石。为什么说我是半个悲观主义者呢,因为我天性乐观,所以就再做个半个乐观主义者好了。

当我看到衰老是一系列丧失那个小节时,便想起奶奶最后几天的生活,奶奶去世时真的是糟了很多罪,那天早上,病情又发作了,她是那么的痛苦,每一次呼吸对她来说都是那么的艰难,看着她用力抓着我的手,奶奶的手力从来没有那么大过,可以感受到她的痛苦,每个人都想为她承担一部分痛苦。及时到了这个地步,我仍不想放弃,让医生继续用药品维持着,当护士在打那种药品时,奶奶在极力挣扎,每一次挣扎都在用力的闭眼,那种记忆,我永远也忘不掉,然后再也没有让护士打另外一针,看着奶奶遭受了这么大的罪,还不如安安静静的走,经过一些亲人的劝说,父亲摘掉了奶奶的呼吸机,就这样,奶奶离开了。

2、很多老人都可能会有老人院的经历,所以需要适应这种生活。

我们闭着眼睛想想,当我们老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帮助,就不能生活自理的话,我们还会有什么选择呢?所以养老院或许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地方,但是目前的养老院,还是有很大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家的感觉。所以作者问道一个问题: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活下去?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很少思考这样的问题。到那时,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其他方式,来获得别人的认可,而这种方式可以在床上来完成,只要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头脑。但是,当我们意识都模糊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活下去呢?之前看过奇葩说的一季关于死亡的辩论,其中有位辩手说到,就为了把这个家维持下去,如果你不在了,这个家的味道就变了。说的很有感触,奶奶去世后,每次我再回到家里时,没有人再叫我大孙子,炕上再也没有一张温馨的腿让我躺上去,家里失去了一种感觉,一种奶奶的问候,一种奶奶的关怀,躺在炕上,幻想奶奶还睡在我旁边,然后带着眼泪睡去。

3、目前的养老院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也目睹了很多改变,故事中,提到托马斯在养老院做的变革。养老院有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为了攻克这三大瘟疫,疗养院需要一些生命,所以作者引入了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这样,整个疗养院充满了一种活跃的气息,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些小动物,老人们不再那么孤单。托马斯实验最重要的发现不是说有个活下去的理由可以降低残障老人的死亡率,而是为他们提供或者的理由是有可能的。

4、有些时候真的需要放弃治疗

什么时候应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治疗?这个问题对于医疗人员来说尤其难以回答,人道主义困扰医生决定放弃治疗,但也许放弃治疗对某些人来说才是人道。

当医生已经对老人的病没办法治愈时,我们也不会去讨论死亡,而是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法,期待着一种奇迹,从来不会讨论停止治疗这个想法。就像作者所说的:寻找这种可能性有什么错呢?没什么错,除非这意味着我们不去比这种可能性大得多的结果做准备。麻烦在于,我们的医疗体系和文化都是围绕着那个微弱的可能性建立的。而家属往往对这种微弱的可能性抱着相当高的期望,这无形中又绑架了医生,让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别无选择。

5、在临终前,需要做一次谈话,虽然很艰难,但是很有用。

生命中不断面临选择,生活就是选择,而选择是无尽头的。青春是一生中的高峰,一旦过了这个高峰,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我们面临各种纠结和选择,选择是痛苦的。 奶奶临终前,母亲也在面前,母亲低声问道,对于死后有没有什么要求?是火化还是土葬?奶奶心平气和的说,没什么要求,都一样。

在看了这本书后,发现临终谈话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个谈话又是艰难的,当护理师问作者父亲死后准备选哪家殡仪馆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此时他的母亲震惊了,因为这超出了她的预期,当一个人可以坦然说出自己死后去的殡仪馆时,其实他早就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了,我们的一生,从这里开始,正在奏出完美的终曲。

6、最后,要鼓起勇气告别

奶奶去世的时候,其实我还没有准备好去接受这个事实,包括其他亲人也没有准备好。

其实人生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爱,但是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某一个自认为伟大的“目标”而完全忽视了这种对生活的朴素而真实的感觉。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的确,有时候生命终点的痛苦难以避免、难以忍受,帮助人们结束痛苦可能是必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