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自尊自信,这6种主要因素应避免
教子养女
荷兰另类医学专家罗伊·马丁纳在其著作《改变,从心开始》中谈到,与父母相关的6种主要因素,会导致孩子强烈地排拒自己,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低,也就是说会让孩子丧失自尊心、自信心。下面结合这6种主要因素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种是“你的父母无法区分你本身的价值与你的行为”。作者说:“多数人都不晓得,我们的所作所为(行为)与我们这个人(身份)的存在价值是两回事。若要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父母在表达他们不赞同子女的某个行为时,应该强调并展现出对子女的的爱。最好能通过三阶段的‘三明治回馈’(sandwich feedback)来处理:第一是告诉孩子他做对了哪些部分。第二是告诉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才能改进。第三是感谢孩子愿意倾听及合作,同时要告诉他,父母是多么骄傲能拥有他这个孩子。”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人说“对事不对人”,但是具体到做事的时候,我们又往往是,为孩子洗澡,却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人与事总是很难区分开来对待。孩子是敏感脆弱的,我们作父母的务必要克服困难,区分好孩子本身的价值和他的行为,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影响他的一生。
第二种是“父母将攸关个人需求与安全的问题与道德混为一谈。”作者说:“每当子女表现不佳,判断错误或是有不同的喜好时,做父母的就让孩子觉得犯了道德上的错误。这种道德化的评判往往导致低落的自我价值感。”作者举例说,孩子偏好某类衣着,因为他所有的朋友都有一件,而父母却对孩子说教,数落那些朋友的社会地位较低。现实生活中,我们家长遇到较多情况也是,孩子看见家境好的同学穿名牌服装,用名牌电子产品,也拼着让父母买这些名牌服装、电子产品。我们中国家长通常会告诫孩子,不要攀比,不要爱慕虚荣。这样的道德说教是“政治正确”的,但引导孩子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而不是穿着打扮上,并适度量力而行满足孩子追求名牌的愿望,或许会比单纯的道德说教好一点。要让孩子明白,学生最能体现其自我价值的是他自己奋斗得来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父母花钱买来的名牌。当然,一味地压抑孩子对名牌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在经济独立后会疯狂地购买名牌,以弥补学生时代的缺失。
第三种是“父母传达负面信息的频率”。作者说道:“16岁的孩子通常已经听过18万次什么做得不好、不该做什么、为什么不值得获得某样东西或行为有多糟,以及其他的负面评断,譬如‘你到底怎么了?’‘难道你就不能做一件对的事吗?’‘你是个笨蛋是不是?’这些信息迟早会沉入孩子的内心,成为未来自我批判的武器。”现在流行正面管教,倡导鼓励教育,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不自觉地发出否定性的、禁止性的指令。今后应少对孩子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应该用正面的疏导沟通。
第四种是“父母管教的一惯性”。作者写道:“孩子会持续挑战父母,以查证他们对规则的态度是否一贯。如果规则是随机的或前后不一致,譬如筋疲力尽的父母不再坚持自己立下的家规,那么孩子就会遽下结论:他被惩罚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对,而是因为父母不喜欢他这个人。当规则不能持续一致时,罪恶感就会伴随着行动出现。”规矩要有连贯性,从纵向上来讲,不能朝令夕改,前后不一致;从横向上来讲,父母双方要形成“统一战线”,不能父亲立的规矩,母亲加以否定,母亲认为是对的,父亲却认为是错误的。这样就会引起孩子在价值判断上的混乱,无所适从,其后果就是要么无视规则,要么缩手缩脚、胆小怕事。
第五种是“来自父母的排拒”。作者认为:“如果父母退缩到自我之中而忽视了子女,或是为了某事变得非常生气而排拒孩子,就有可能对孩子的自尊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如此心怀憎恨与疏离,将会证实孩子的想法:自己没有价值或不值得爱。”2018年底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中,一位深圳女子狠心摔打读小学的女儿。据报道说,该女子与婆婆有矛盾,于是经常迁怒于女儿,经常无缘无故地暴打女儿。这种排拒,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巨大的。
第六种是“言语上的虐待与排拒”。作者指出:“父母一再告诉子女,他们没有价值又不可爱,并以言语来虐待子女,这是除了身体与性虐待之外,一个人所能想象的最糟糕的伤害。言语上的虐待会留下深刻的情感创伤,极大地影响孩子未来的自我评价。”语言暴力的伤害,有时可能超过体罚。所以,为人父母者要积口德,不要轻易对孩子出言不逊。
最后,作者总结说:“这是我们排拒自己的六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有可能因此而成为自己最糟糕的敌人与批判者。这也是许多人根深蒂固地停留在第一个意识层次的原因,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证明自己并得到成功,内心深处仍然有这些恶魔,从而制造出巨大的破坏性,防止他们得到内心的平静。”可见,上面这6种因素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非常深渊的,可能伴随他们终生。所以,为人父母者应时刻警惕这6种因素,不要让它们出来“冒犯”孩子。否则,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伤害,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