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校园文学《百花成蜜》诗文集

忆恩师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书之岁华Yanling666

如花美眷,终抵不过似水流年,多少珍贵的记忆来不及小心收藏,就已被岁月模糊了面影。近来忆及大学校园的清浅时光,愈发察觉光阴的匆匆,同窗旧友的笑容已慢慢退出我的脑海,讲桌授课的教师也悄然淡出我的记忆,就连最爱的图书也忘了它原本的位置。在时间的洪荒里,唯一不敢忘不能忘的是对我影响极大的陈老师,亦是我的恩师。

初次被陈老师的魅力所折服,是他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一番话:“……让我们的大学生涯成为安静体验经典的旅行,进入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阅读之旅。在中华古老文明气韵生动的遗存里沐浴徜徉,复兴优雅、闲静与醇厚的语言气象,重铸与之相应的人生品格。”当时,就已觉出他是个博学睿智且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陈老师的课堂亦很精彩,蹭听的学生也多,从不点名的他,教室总是坐满了学生,更有甚者,从隔壁教室搬来椅子坐在走廊外边听讲。他讲解名著时,人物典故与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逸闻趣事如数家珍;引经据典的同时又能诗意表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心,丰富了聆听者的灵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陈老师这样腹有诗书的学者!

陈老师在传授我知识的同时,更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余裕从容、对生命诗意追求的人生态度,并通过言传身教使我终生受益。他说:“如果你拥有生活的挚爱,草木虫鱼鸟兽、瓜果食蔬、风俗人情、地理风貌、文化掌故里你就会发现美,体验到趣。安静而不枯寂,平淡却有趣,凡俗而不失人情的温馨。”陈老师的话总能让我于忙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诗意的存在,并用心感知凡俗烟火里的另一种幸福。

我对文学的挚爱及文学修养的陶冶都得益于陈老师,恰若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的文学情操也如安静的艺术透进我的血液,渗入我的骨髓。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渊博深厚的学识和儒雅淡然的气质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人仰慕崇拜,借用《诗经》之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表达对陈老师的怀念与感恩。

去年毕业之时恩师赠了一本自己写的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