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先生谈杂史之元代杂史
元代杂史
甲、元代的杂史,首推《说郛》。“郛”字,是外城的意思。 这本书是元代陶宗仪(甲、元代的杂史,首推《说郛》。“郛”字,是外城的意思。 这本书是元代陶宗仪(字九成)编写。他把宋朝、元朝的很多书,都加以摘录,编作此书。由于元代的书,在连年战争中,大量失去,所以《说郛》很有用。
其中有《真腊风土记》,是专记柬埔寨的。作者周达观曾到柬埔寨住过很久。有许多事情,柬埔寨人没有记载,这本书里却有。现代柬埔寨人曾按这部书中所说的一些寺院,去实地查找, 结果找到了。
所以,研究亚洲的历史,必须读中国史书。
乙、《元曲选》。从这部书里可以看元代的社会风貌。该书是明代人所编。元曲有浪漫性,也有现实性。
如《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描写张生和崔莺莺恋爱故事的戏剧。作者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精神。
元杂剧中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最少也有三十多部,如《李逵负荆》等。马致远作的《汉宫秋》,写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再如《窦娥冤》,是大都人关汉卿写的。他是汉人,所以借着这一剧本来写元朝社会的黑暗。剧中窦娥喊出“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就是对于元朝统治者的抗议。《元曲选》,可以作为杂史看。
丙、《水浒传》。元末施耐庵著。宋江这样的人物,在《宋史·侯蒙传》里有记载。宋末、元初有一本书叫《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一些宋江的故事。自南宋起,宋江故事在民间有许多传说。到了元朝,民间以宋江为主人公的口头传说, 以及说书先生们的平话和戏曲的故事,就越发多起来。
施耐庵拒绝做官,把大部分是元代发展流传着的宋江故事,写成了《水浒传》。 此书可以作杂史读,譬如书中说到货币情况时,讲“银子少,票子多”。可见是通货膨胀。又如对于西门庆这种土豪劣绅种种恶劣形迹的描写,别的书没有,在这本书里就很多。